-关于圆明园:从中国劫走的,应该交还给中国
昨天上午,北大对克莱齐奥发出演讲邀请。克莱齐奥说,这次来,是作颁奖嘉宾的,演讲还没有准备好,下次来会专门为北大作演讲。下午,克莱齐奥奔圆明园去了。
对雨果《火烧圆明园》所述,克莱齐奥是印象深刻的。面对这本“中外文化交流”的“反面教材”,克莱齐奥称,这于法国人,是非常真实的存在。在《乌拉尼亚》中,克莱齐奥曾写道:“我相信,人类的基因库是同一的,不相信一切部落与种族的差别。人类命运中的偶然问题,对我而言,却是最根本的价值观问题。”
在圆明园内,随行的傅雷翻译出版奖评委会主席、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董强,要给勒克莱齐奥在废墟前留影。克莱齐奥说:“还是咱俩一起来张合影吧。省得别人以为我是‘抢东西’的人。”
如今,克莱齐奥正在写的一部新作品,便是关于“殖民地”的。据学者许钧介绍,他以一个儿童的视角,对法国历史的某些部分进行了“自我忏悔”。对着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留下的“满目疮痍”,这位来自法兰西的作家说:“法国、英国从中国劫走了不少东西,这些应该还给中国。”
另悉,今天上午,克莱齐奥将与中国网民进行一小时沟通。9日上午,他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作公开演讲。(朱玲)
关于勒·克莱齐奥
勒·克莱齐奥,法国作家。23岁因《诉讼笔录》成名。写作40余年来,一直不断思索不断追踪不断探索,已有小说、随笔、翻译等作品四十多部。法国文学研究者余中先称:“他所关注的人类是弱小的生命,是边缘的人,是被主流文化遮掩的人。” 国内关于勒·克莱齐奥最早的介绍在1983年,湖南文艺出版社翻译出版了许钧译本《沙漠的女儿》,迄今,勒·克莱齐奥已有中文译本七部。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