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应
钢企称“过剩”话题敏感
面对新增产能这个话题,一位大型钢企高管昨日对记者表示“在国家要抑制过剩产能的时候谈这个,话题太敏感”。
接受采访的钢企均表示,今年不会减产,但也不会大幅增产,企业全年产量预计比去年持平或略增。其中,沙钢全年预计钢铁产量2300万吨,与去年持平;华菱钢铁预计今年产量1160多万吨,比去年1120万吨的全年产量微增40万吨。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产量和产能之间,数字可能相差很远,目前这些大型企业并未完全释放产能,并且许多民营钢企,包括部分国企,仍在投建新项目,这些产能一旦释放,十分惊人。
钢铁行业资深分析师徐向春认为,今年国内钢材需求预计增加15%,在5.3亿吨左右。这意味着我国钢铁过剩产能将接近2亿吨。
■ 影响
三大钢企停建沿海钢铁基地
目前宝钢、武钢、鞍钢等企业的沿海钢铁基地计划均不同程度受到了产能过剩的影响。其中,宝钢和武钢分别暂停了位于广东湛江市和广西防城港市的千万吨级钢铁项目,其启动时间要视产业状况而定。而鞍钢鲅鱼圈项目一期工程去年9月投产,但是受经济危机和产能过剩双重影响,目前二期工程仍处于规划状态。
相对来说,首钢曹妃甸钢铁项目所受影响较小。“曹妃甸不能算是新增产能,而是首钢的搬迁项目。相当于把首钢的产能迁移到曹妃甸,而且把落后产能更替为先进产能。”首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首钢在北京压产,目前产能只有400万吨左右,而原来首钢在北京产能有1000万吨。
据了解,首钢曹妃甸一期工程5月21日已经投产,生产线包括一座高炉、一座炼钢转炉、一条热轧线,产能可达470万吨。曹妃甸二期工程也在推进中,全部完成后,曹妃甸项目设计产能达970万吨。(张奕)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