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不是比谁更强,而是比谁更命长。”
马可波罗:为暖冬而遗憾
文 / 本刊记者 李 源
9月底的广东依然闷热,这个汇聚着中国最多制造厂商的南部沿海省份,即便是在最冷的月份也不会让人感到寒冷。“就像去年的金融危机,本以为会是冰雪风暴,但其实我们马可波罗过了一个暖冬。”黄建平,唯美集团董事长,对《中外管理》说。语气中没有欣慰,却透着遗憾。
谁会期待一个真正的严寒?尤其是在制造业,这个在风暴中曾被视作中国最脆弱的群体, “我是怀着拥抱冬天的心情迎接金融危机的。”黄建平说,“也可以理解为我们自身的需求。这个行业是该冷静下来的时候了。”
没有等来的机会
跟多数中国制造业,尤其是汇聚在珠三角的制造业相似,在金融危机之前的5~10年间,唯美所处的建筑陶瓷业经历了一轮高速发展的过程,全行业保持着30%~50%的增长速度。几年间,在佛山等地迅速成长起一大批建陶企业。
在竞争中,整个行业上演着跑马圈地、全国撒网的竞争模式。而这种野蛮生长之下缔造出的速度,让每个企业都梦想自己能成为下一个神话。“但这种以透支资源为代价、无度扩张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黄建平顿了一会儿说,“‘蒙牛事件’是面镜子,每个企业都可以照一下。”
是该慢下来的时候了。不论是整个行业的发展,还是企业自身的需求,甚至是企业家个人心灵的疲惫,都让黄建平深感对速度的惶恐:“老板们天天喊忙,‘忙’是什么?心灵的死亡啊!”
2008年年末,金融风暴呼啸而来,黄建平想:机会来了。
“很多基础的东西,必须要打牢,否则走得快但是走不远,长得高可能摔得更惨。”黄建平深知,处在一个惟速度的状态中,企业是没时间停下来审视自我的,而粗放型的管理迟早成为企业发展的羁绊。
金融风暴带给马可波罗的另一个希望是全行业的洗牌。黄建平一直期待着建陶业能像家电业那样,经过几轮竞争后,呈现巨头割据的形式。“这一幕迟早要到来,金融风暴可能是最好的时机”。黄建平认为在一个慢环境下,优胜劣汰的市场力量很可能推动这一轮洗牌的上演。
但是,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我们过了一个暖冬呀!”黄建平颇为无奈。2009年年初,在经历了短短五个月的产能缩减之后,随着全国房地产行业的转暖,广东建筑陶瓷又呈现“井喷”式的增长,转瞬进入了盛夏。
“事实上,也许不是冬天不够长,而是‘救市’力度有点过大。”黄建平相信,政府过强的保护力度,让广东建陶业错过了一个非常好的产业升级、优化行业结构的机会。“就像种植反季节蔬菜,冬天里盖大棚,其实是违背市场规律的”。在黄建平看来,过强的政府行为无异于揠苗助长,金融海啸没有带来洗礼,整个行业跟过去没什么两样。“我是从全行业看的,但我的观点可没少让我挨骂。”黄建平无奈地笑了。
没有机会,就创造机会
冬天转瞬即逝,减产20%的马可波罗也没抵抗住井喷的诱惑。拿着现金等在门口的经销商,让唯美不得不开始新一轮的“优质高产,大干快上”。订单应接不暇,增长速度迅速回到30%。“现在愁的不是没活干,是活太多干不过来。”在去唯美的路上,司机对记者说,“你看我们这么大的集团,都不需要拉货的货车,全是经销商自己来拉货。”司机的语气里不无骄傲。可黄建平骄傲不起来,他所思考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30%甚至更高的增长速度只给他带来忧虑。难道就随波逐流吗?
答案是否定的。“就在你们来的前一天,我们刚刚开过一个高层会议。”黄建平提高声音,“虽然我们明年的增长速度至少能保持30%,但我提出:不要30%,只要20%。”原先的生产计划都是按供不应求设计的,新的五条生产线已经列入规划。“但我们决定就开两条,不是没钱,就是要降速度”。
在黄看来,如果经济形势真走入W的态势,唯美必须为下一个波谷做准备。即便这个波谷没有出现,行业大洗牌还是会迟早到来,而唯美当然想成为洗牌后的领军者。但为这一切要准备的,不是更充足的现金,而是更坚实的企业构架。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