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苓峰
10月中旬巨人新产品发布时,一年没露头的史玉柱在三亚和上海一口气见了几十个记者。想想吧,要让几十家媒体都有独家话题,几十个记者回去都能光荣交差,老史不容易。于是我们有幸听到一些八卦。八卦源自生活,原料丰富,比公司策略这类东西耐讲;八卦传得远传得快,对普通游戏玩家极有吸引力。
八卦1。史玉柱这几年仅看的两部电影之一是《色戒》,未删节版。那是他在香港路演时,马云“硬拉着他”一起去看的,理由是,“反正晚上没事儿”。
八卦2。史玉柱光着脚丫子见记者,而且当着记者的面急迫的向秘书讨冰激凌,吃相专注,一句话不说。一口气吃完后,才抬头跟副总裁汤敏谈公事。
感谢网络游戏市场竞争激烈,以及史老板确实尽职尽责,群众才有此耳福。记者心里雪亮,在报道里反了一手:“在亚龙湾边这家五星级宾馆的独院别墅里,史玉柱不仅没穿拖鞋,而是索性光着脚丫子。他自然知道这个穿着细节会被媒体记录下来。正如穿着运动服去纽交所上市,以及紫砂壶、香烟不离手那样。”
进入正题。史玉柱用的还是老一套:造个人魅力,做足低成本但大效果的品牌推广。一部色戒、一对光脚丫、一副墨镜、一个紫砂壶,能敌数千万广告费。计算方式如下:这些道具所激发的直接报道和间接转载100篇,每一篇如换成相同效果的广告20万,那就是2000万。但成本几乎为零:墨镜、紫砂壶是日常消费品,光脚丫所造成的感冒医疗费估计在百元人民币以内。
当然,这里面含金量高、风险稍大的要数《色戒》。但史大师处理得当。因为是被马云“硬拉去看的”,两位大师在公司上市前夕同看三级片,自然看的是意境而非实体,琢磨的是道而非“术”。当然,可能马云有点冤,被拉进来做陪衬。但其实老马也是个人魅力营销高手,论生猛论勤奋都不亚于老史。所以马云该不介意,反而心有灵犀。当然这也不是老史第一次拉老马作陪衬了,上次史玉柱投资51网,也对外大讲两家争“偶”,自己如何力劝马云放弃,最终花魁独享……
但是,但是,这些招数即便千好万好,也已经过时。
在游戏江湖里排在史玉柱前面的四个大佬,陈天桥、马化腾、丁磊、池宇峰,通通不玩这套,新产品发布就要见几十个记者?没必要。业余时间看啥电影?对不起,是隐私。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游戏比史玉柱的更赚。04年那会儿,雷军和张朝阳也玩史玉柱这一套,发布新产品时,雷军是要穿上盔甲跟羽泉合影的,张朝阳是要“化身”玉面神狐在台面上打拳的。不过那时金山和搜狐的网游都稀烂,之后两位老大不出来跑龙套了,业绩反而上去了。
网游早就过了靠吸引眼球就能绑定用户的蛮荒阶段。市场惯例是,刚开始,市面上没啥好产品,所以营销是关键,谁能把用户忽悠进来谁就发财,因为用户没有心理预期,只要东西能用就行。但到后期,产品越做越强、越有特色,用户成熟了、有了火眼金睛,产品好才是关键,即便没营销,单靠口碑效应就能膨胀。尤其在产品试用和转移成本都几乎为零的互联网,更是如此。
好,现在可以说最关键的意思:史玉柱看色戒,因很重、但果很轻,不会改变大格。也就是今天的互联网不是营销能决定的,也不是一款产品的兴衰能决定的。这两样做的再好,也翻不了天,因为格局已定。听起来很骇人,但请稍安毋躁。可以把互联网发展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机会取胜。
三大门户为什么成就,是因为早对互联网有信心,早动手,从而早早拿投资,早早上市圈钱。01年泡沫破灭,三大门户都亏钱,按道理没商业价值,但因手里有钱而熬过寒冬。关键一条:抓住了互联网早期的“概念”机会,先人一步而已。
后来的两轮“抢钱”都是如此。一个是SP,没啥含金量吧,有个队伍,在中移动有点关系,都能发。四个以SP概念上纳斯达克挂牌的公司,现在的垃圾股,全是如此。另一个是游戏,盛大从韩国搞回来一部二流游戏,一下子就火了。当然不是说盛大没核心能力,而是说,机会是首要因素。过了那个时间点,事倍而功半。跟盛大同时看到网游机会的还有网易,但网易花了2年时间闭门造车,所以迟了2年爆发。
那个时代,史玉柱的八卦绝对算杀手级利器。99年,张朝阳在天安门玩滑板,丁磊自己买票从广州飞北京见媒体,图的就是眼球。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