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金融巨子高盛公司日前宣布设立一个5亿美元的项目,用于资助小企业的发展。这是高盛历史上单笔金额最大的慈善项目。为了其成功运作,高盛还组成了包括其最大股东、亿万富翁巴菲特等金融大腕在内的顾问委员会。
高盛此举正值美国政府大力强调对小企业的金融救援之时。在美国失业率达到两位数的今天,高盛的这一举动理应得到各方赞誉。然而,舆论似乎并不买账,认为这不过是高盛改善其自身形象的一场“公关秀”而已。
今年以来,高盛可谓喜忧交织。随着政府金融救援效果逐渐显现,华尔街大型金融机构开始重新赢利,高盛率先归还了100亿美元救援资金。另一方面,公司形象跌至谷底。导火索是高盛决定今年向其员工发放总额高达167.1亿美元的薪酬,这比该公司去年的薪酬总额高出50多亿美元。《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认为,高盛等华尔街金融机构从政府的巨额救援中受益,却没有为社会、为纳税人作出应有的回报。
面对前所未有的形象问题,高盛开始了一系列公关努力,并于10月宣布将其旗下慈善资金翻倍。然而,高盛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布兰克费恩的傲慢之语再度引发社会各界不满。为挽回形象,布兰克费恩日前公开就高盛在金融危机中的责任向公众道歉。仿佛是为了增加其道歉的分量,高盛随即宣布了5亿美元的小企业资助项目。
许多美国民众认为,高盛此举只是向前迈出的第一步,它应该演变成一场大讨论的前奏。如何才能建立一个人人分享社会财富的经济?如果仅局限在高盛公司自身,其意义有限。
民众的这一反应,折射出了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这一重大问题。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美国总体财富大幅增长,但财富却呈现日益向少数人集中的趋势。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980年5%的最富人群收入为美国个人收入中值的2.86倍;到危机前的2007年,这一数字增长至3.52倍。也就是说,贫富差距扩大了23%。许多分析人士将贫富分化加剧和华尔街的贪婪同视为本轮金融危机的诱因,认为美国经济的繁荣建立在消费增长的基础之上,而大多数民众的强劲购买力并非缘于收入增加,而是在储蓄率下降和债务增加的前提下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危机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
一个健康发展的经济和稳定的社会,需要让更多的人从发展中受益,需要受益者更多地回馈社会,这并非一场“公关秀”所能为之。 (马小宁)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