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她回到家里。做饭,和家人一起用餐,洗碗。然后同先生聊聊天,关心一下孩子们的功课,再看看书,上上网。
王鸿嫔是一个普通的妻子,平凡的母亲。
但这只是在家人面前才展露的一面。在外人眼中,她是基金业少见的一位女强人。在国内60多家基金公司中,女掌门目前不超过五人。作为一家管理着600多亿资产的基金公司老总,在她的带领下,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在成立短短五年的时间内,创造了多项资本市场上的神话。而她个人却因其独特的管理风格引发了诸多争议。
2009年的冬天,在即将任期结束的时候,她提前向董事会提出了离职请求。一时间,她再一次被聚焦在媒体的闪光灯下。猜疑、惋惜、冷嘲、担忧、溢美,各种声音纷至而来。
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王鸿嫔仍一如既往地工作着。她的内心保持着平静。
没有奇迹
2003年,带着骄人的光环,她来到黄浦江畔。
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经济系的她,先是在一家杂志社做财经记者,1992年加入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集团。来大陆之前,她就在摩根富林明脱颖而出,被很多人认为传奇。她在担任怡富投信行销企划经理期间,公司客户数从10万人一跃超过39万人,成为台湾客户数最多的投信公司,怡富投信也成为台湾股票型基金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她主持的产品创下10天募集150亿基金份额的纪录,她个人更被台湾证券暨期货发展基金会评为第五届“金彝奖”杰出投信投顾人才。
2003年,上海国际信托公司有意和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集团联姻,在上海成立合资基金公司。王鸿嫔作为外方代表来到上海滩进行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的筹备工作。当时,她最小的孩子只有三岁。
“当时是一个很难的取舍。”王鸿嫔回忆说。“如果我先生当时有一丁点儿的犹豫,恐怕我就不会来了。”
但是,家人却十分支持她来大陆“闯荡”一番。特别是先生的鼓励,给了她很大的勇气和自信。在筹备上投摩根期间,一切都是未知数,包括公司能否获批,班子的搭建,甚至公司的选址等等。那时,无疑是一段艰苦的时光。
最艰难的是对家人的思念。“我几乎每天晚上都和家人通电话。听到孩子的声音,心里就很难受。”匆匆6年,谈起当时的感受,王鸿嫔仍然为之动容。
应该说,王鸿嫔是幸运的。发轫于2006年年底的那波大牛市,不仅让A股迎来百年难遇的波澜壮阔的行情,也点燃了举国基民的投资热情,很多基金公司一下子被捧到了高点。
2007年4月,上投摩根旗下内需动力基金曾创下一天发行900亿的神话,此役让王鸿嫔一举成名。此后,随着旗下多只基金的突出业绩,这家基金公司一度发展到鼎盛。短短3年,上投摩根就迅速跨进国内基金业第一梯队,成为前十大基金公司中最年轻的一员。
幸运的背后,往往是辛苦的积累。在那波大牛市启动之前,2005年年中,A股曾跌破千点。整个投资行业一片惨淡,投资者也都心灰意冷。
在这样的环境下,王鸿嫔仍然带领着年轻的团队辗转奔走,一年坚持做了100多场演讲。上投摩根市场总监朱戈宇回忆说,当时的王鸿嫔就像是一位家长,带着大家沿着她设定的路线以较高的效率行进。据说,当时来听演讲的人,各行各业,老妪幼童皆在其中。“当时想,不管你买不买,能来听就好。”王鸿嫔说。
创业期间,王鸿嫔常常说“吃苦要当成吃补”。因为,基金业给人的感觉常常是浮躁而功利的。一路走来,王鸿嫔说她从来不相信靠运气就能成功,没有人会一辈子一帆风顺。运气总是短暂的,因此,碰到困难要把它当作机会。
她常常会提及金庸笔下的人物,喜欢拿虚竹和郭靖来做对比:虚竹的运气可遇不可求,但只要足够勤奋,人人都可以成为郭靖。
在《一个上投老兵眼中的王鸿嫔》博文中,朱戈宇这样描述创业初期的情景:当时,每周有两天是和海外市场连线,大家都觉得离海外市场太远,经常开小差,Mandy(王鸿嫔的英文名)于是就和大家一起参加晨会,会后提问。
当时谁都没想到中国基金业2007年就开始试水海外业务。就是这样,经过两年多近乎执拗地投资者教育和市场开拓,当大牛市来临时,上投摩根一下子凝聚起了空前的人气。
尽管在台湾时,舆论就给了她“奇女子”、“营销女王”之类的称号,但王鸿嫔并不大乐意人们动不动就冠以她这样的头衔。“虽然我姓王,也不愿意叫营销女王。”她开玩笑地说。她觉得只有积累,没有奇迹。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