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应注重分类引导
来源:光明日报  更新时间:2009/11/13 11:09:19   
>> 相关新闻链接
·出口退税政策应回归“中性” ·我国人均科普经费投入达到1.84元
·中国新能源产业前景乐观 ·我国拟规定拘留所不得强迫被拘者劳动
·企业捐赠须办股权变更手续 ·市场化管理是保障养老个人账户基金安全的有效途
·非目录药物使用不得超过销售额三成 ·城乡居民平等共享公共服务产品
·投资形成的未来供给能力将影响经济增长 ·专家:明年汽车工业的主要任务应该是调整结构

  第一代农民工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民工潮中的成员。他们基于增加收入的“生存理性”在农闲时间外出打工,播种和收获季节则回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增加货币收入是他们进城的第一目标,建筑业是普遍的职业选择。如今第一代农民工除极少数扎根城市外,绝大多数已经退回农村。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第二代农民工则基本放弃了他们父辈的生活方式,增加收入并不是他们中大多数人进入城市的全部目的,他们追求现代生活,试图在城市谋求个人发展的机会。有调查显示,第二代农民工基本没有务农经历,对城市的认同超过对农村的认同,渴望融入城市。

    基于两代农民工进城目标、人生理想、价值观的不同,在政策引导上应当区别对待。对于第一代农民工,应该尊重其亦城亦乡、亦工亦农的兼业行为,重点在于保护他们在城市就业时作为劳动者的各种合法权益,包括劳动报酬、劳动时间、法定假日和安全保护等各个方面。对于第二代农民工,应该以培养高素质的现代产业工人和新市民为政策目标。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不仅来自于城市偏向的制度因素和社会排斥等文化因素,也来自于他们自身存在的职业定位模糊、工作岗位变换频繁等缺陷。引导的重点在于职业培训,不仅要通过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职业选择。只有拥有稳定的职业,才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才有固定住所,才能在城市建立正常的社会关系,最终才能融入城市。因此,政府首先应大力发展正规职业教育,提高新增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继续通过国家补贴等措施鼓励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进入中等、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其次应抓好成人再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等补偿教育,着力建立一个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出资,面向基层、覆盖城乡的,包括职业技校、成人夜校、社区教育以及就业辅导在内的多元培训教育体系。农民工的“地域差异”

    根据流出地划分,农民工存在“内陆型”和“沿海型”之分。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农民工进城更多是由于城市的拉力,回流也多是由于在城市中遇到困难;而内陆地区正相反,农民工进城的原因更多是由于农村贫困或收入不多的推力,回流原因中难以割舍故土的归属感占有相当比重。也就是说,“沿海型”农民工主动融入城市的意愿比“内陆型”农民工更为强烈。这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较高相关。政府应适当加快沿海城市圈和城市群建设,为当地农民工和内地跨区域流动的农民工创造城市化空间。对内陆地区回流的农民工应通过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小城镇配套设施建设,增加他们在中小城市定居的能力。

    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的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福利、资源保障等多方面都会形成巨大压力,农民工的“市民化”过程具有长期性。要渐进有序地推进这一进程,根据农民工群体的不同需求进行分类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胡春娟)

 



责任编辑:cprpu
上一页 [1] [2]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