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也不可能无视中方的诉求,毕竟中国是美国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李伟亦认为,对于已经发展了30年的成熟的双边贸易来说,中美不太可能打贸易战。两国之间还有包括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商贸联委会在内的一系列对话协调机制,能保证随时沟通协调,局面不致于失控。
他表示,经常出现在媒体上的“贸易战”并非一个规范术语,只是个形容词,通常指贸易限制措施涉及绝对金额较大,占双边贸易总额的1%以上。
“奥巴马的经济内阁,包括罗伯特·霍马茨在内,多数都是自由贸易的支持者,不会在贸易保护的道路上走得太远。”林桂军说。
不过,贸易专家们对中美贸易环境未来能有多大改善,也不抱乐观态度。
在赵忠秀看来,中美贸易冲突,实际是美国国内劳资矛盾的外化。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美国拥有大量剩余资本,但劳动力成本也随之迅速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业资本必然寻求向外扩张,配置到中国这样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国家。美国国内就业机会也随之流失。比如“轮胎特保案”中,近六成的中国输美轮胎,实际是美国独资或合资企业在中国所生产的。
“美国资本和劳工的利益不一致,这是个两难的矛盾,难以解决。全球金融危机凸显了这个矛盾,中国成了替罪羊。”赵忠秀说。事实上,长期以来,美国企业外包服务减少国内就业机会,一直在美国国内颇受关注。
在他看来,美国回归传统制造业的可能性不大,但在新能源等绿色经济方面又缺乏足够的主导权,眼下还处于布局阶段,需要一个过程,这就导致失去就业机会的传统制造业工人只能进入低端服务业。而中国方面,尽管强调调整经济结构,但对出口的依赖有其强烈惯性,一时“船大难掉头”。
赵忠秀表示,两国这种基于贸易结构的矛盾和冲突,短时间难以改变。“这就决定了,未来几年,两国还需不断磨合,贸易摩擦也会相应多一些。”
“奥巴马总统访华,对改善两国贸易条件恐怕也不会起太大作用。”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龚炯博士说。事实上,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奥巴马已多次在国际会议场合会晤中国领导人,双方应在包括抵制贸易保护主义这样的问题上取得了一致。
“我们应该避免保护主义,避免进出口限制。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合作。”罗伯特·霍马茨在演讲中说,“虽然遇到贸易纠纷之时会动用WTO的规则,但我们之间有很好的合作机制,还有非常融洽的双边关系。最重要的是我们把中国看作我们的合作伙伴,一个可以与之处理所有问题的合作伙伴。”
中国应对之道
“贸易摩擦很正常,即便是美国与其盟国之间也大量存在,不必太敏感。”赵忠秀表示,从历史角度看,贸易保护是一种本能的保护,也是国内利益集团诉求的自然体现。
目前看,贸易摩擦增多,其影响目前更多地体现在心理层面,对整体经济并未构成太大影响。今年以来,尽管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救济措施大幅增长,总额达100多亿美元,但占中国出口总值不到1%。
李伟认为,中国需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减少对出口的高度依赖,这将有助于减少中国与贸易伙伴的冲突。“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大国,可以主要靠出口获得持续高速增长的。”
事实上,近年来,不仅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与中国贸易摩擦增多,包括印度、巴西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与中国的贸易争端也大幅增长。
谈及中美两国经济失衡,罗伯特·霍马茨表示,美国将通过减少对美国人的信贷抑制过度消费,减少进口,遏制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这意味着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大不如前。”他说,“我们无权要求中国增加消费,但我们可以建议中国减少对美国消费者的依赖程度。而中国若要继续保持高的增长速度,就必须在国内下更大的工夫。”
“现在的问题是,内需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太低,强调扩大内需并不等于主动放弃出口。关键在于主动进行产业升级,提高出口附加值。”赵忠秀说。
龚炯认为,中国还需争取美国政府放宽对中国高新技术的出口限制。一直以来,中国政府都认为,美国政府限制对中国出口高新技术,扩大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
罗伯特·霍马茨表示,美国同时将增加对外出口,包括对中国的出口。“他在演讲中并没有提到美国会放宽对中国的高新技术出口限制,但这应该是中美两国贸易谈判的重要议题之一。”龚炯说。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