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率偏低是经济发展阶段特征
据证券时报报道:截止到2009年9月末,中国出口表现依然欠佳,即使4季度有良好表现,全年总体下降局面已成定局。某些专家所讲的中国出口“土豆效应”根本没有出现。我们认为,其原因在于金融危机影响下国际贸易融资大幅下降所致。9月份出口突然好转,很可能是季末结算因素导致的账面调整结果,并非真实改善。
前3季度,我国经济在各种强力刺激计划的作用下,经济企稳回升势头逐步增强,总体形势积极向好,全年“保八”已无悬念。经济增长结构显示,我国经济增长仍然以投资为主,消费并没有成为我国内需的主力。我国经济复苏步伐清楚表明: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已从2008年的投资和消费“并驾齐驱”,过渡到了2009年的投资“一枝独秀”。
从5年至10年的视野看,由于中国经济起飞阶段的特征,投资型经济将在中国长期存在。这意味着投资率在中国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消费的快速增长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的这一特征。
从短期看,消费的变动受政策的影响比较有限,消费的增长基本上是消费本身固有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上世纪80年代中国消费领域经历了几次“排浪式”的消费浪潮,那时由于家电普及对我国消费产生的影响。除非消费升级正在发生,消费的快速提升就是不可能的,消费变动本身具有平稳的特点。因此,本轮经济复苏也不会例外地让消费充当主角。
反思中国当前面临贬值的高额外汇储备,外需下降导致的巨额过剩产能,以及出于克服中国经济抗外部冲击脆弱性的愿望,综合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以及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有分析人士认为,提高中国消费率,是克服中国目前经济困境的方向。但事实上,当前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经济政策,最多只能达到提高消费总量增长的目的,对消费率的提升,作用不大。消费增长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说明,中国当前经济的增长和结构调整,主要还是依靠投资推动实现的。中国当前偏低消费率是目前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特征,而不是阻碍经济复苏的问题。
在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国民经济组成当中,消费一般占有较高的比重。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消费率如下:美国为78%,加拿大55%,日本72%,欧元区78%,澳大利亚55%。与发达国家不同,投资增长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呈平稳增加趋势,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则逐渐走低。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1981年的最高点67%,逐渐下降,到2008年已下降到一半以下,仅为49%;而投资却从1982年32%的最低点,逐步上升到2008年的44%。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中,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投资步入一个快速增长期,投资增长率由1999年的近期历史低点5.5%上升到2003年的近期历史高点29.1%,并持续维持高位运行。投资的持续高速增长,使中国GDP维持了5年超10%的增长速度。可以预见,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要想维持下去,还得依靠投资!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