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随着观念的改变和经济条件的提高,以及老年公寓的不断优化,这一情况正在发生变化。目前,健康老人选择养老机构的比例正呈上升趋势。
除去养老方式的选择,还有老人的养老需求。省会长安社区老年公寓负责人李永奇认为,如果按降序排列,老人的养老需求应是:养、医、乐、被关爱、被认知。今年8月,李永奇根据长期实践撰写的《老人的心理需求与对策》论文,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组织的第二届中国老年心理关爱研讨会上被评为二等奖,这个奖项证实他的观点颇具权威性。“像铁苑社区的郭承忠老人就处于希望得到精神慰藉和尊重的被关爱、被认知阶段。”李永奇笑着说。
上档次的“享受型”养老院少。刚刚起步、靠爱心和志愿者支撑的“为老服务站”难以充分满足居家养老需要
“我们150张床位全部住满,还有180多位老人预约入住。而预约入住的基本都是能自理的健康老人。”省会“品牌”老年公寓——— 长安社区老年公寓负责人李永奇对此颇为自豪。
李永奇的自豪有充足的理由。在该老年公寓,记者看到,安装了安全扶手的房间及公共区域宽敞干净;优美的“空中花园”赏心悦目……单是该公寓新安装的、可以调节温度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以及防滑减震的塑胶地面,在全市甚至全省都是领先的。
“该老年公寓‘一床难求’的情况,并不是说养老机构供不应求,恰恰说明老年公寓以‘疗伤型’居多,上档次、‘享受型’的稀缺,很难满足老人对养老机构日益呈上升趋势的需求。”长期关注养老事业的石家庄市政协委员焦学恩说。
不仅高档次的养老机构少,而且床位数缺口也较大。按照民政部每千人17张床位计算,全石家庄市应有床位20094张,而实际全市仅有老年公寓61家,床位5559张,且普遍存在位置偏、规模小、设施差、床位少、档次低、管理落后等问题。据了解,省会150张床位以上的老年公寓只有3家,300张床位以上的只有一家。
令人欣慰的是,省会将在汊河建设市级示范性老年公寓,该公寓除具有养老功能外,还兼有医疗康复功能、文化娱乐功能;另外,具有专业特色的老年公寓也正在兴起。例如,石家庄焦化厂医院部分改建成了仁爱老人院,正在走一条“养医结合”之路。
对于为推进居家养老而在社区建设的为老服务站,省会也倾注了很大心血。今年,省会将建成60个为老服务站,目前已建成40个。为给为老服务站配备办公设施,市政府已拨款60万元,近期,市政府还购买了27个公益岗位,专职在为老服务站工作。
尽管如此,由于缺钱少人,大部分为老服务站还是靠爱心和志愿者推进。像搞得比较好的裕华区尖岭小区,600多名志愿者是为老服务站的主要力量。而另外一些为老服务站,则以解决老年人的突出问题为主,例如,东三教社区为老服务站主要为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休门东街社区为老服务站,则主要开展了老年人取暖、子女赡养等老人维权服务……
对养老机构扶持力度小。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不足,导致服务不全不细
“办养老机构一要有闲钱,二要有爱心。”这句话虽略带调侃,但基本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那就是:办养老机构投资大,资金回收周期长,微利甚至赔钱。记者调查发现,凡是公办民营的养老机构基本上都有微利;凡是民办、个人出资租房的养老机构大部分赔钱。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