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昨日刚从长春出差回京,她向笔者讲述了在那个城市看到的“独特景观”——双目所及之处,几乎都在铺路架桥,整个城市都弥漫着施工建筑的灰土气……
朋友所描述的这个正在“热火朝天”搞建设的长春,或许恰是眼下依赖投资“单引擎”拉动的中国经济的一个真实写照。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最新数据也充分表明,投资对于力图尽快跳出危机泥淖的中国经济而言何其重要。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33.4%。这个数据是值得对比剖析的。首先,它大大超出了政府年初设定的“全社会投资增速20%”的目标;其次,它虽然略微低于今年上半年的33.5%,但较之2008年同期的27.0%则是明显飙高。
在笔者看来,33.4%这个数据一方面表明,官方此前抛出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已经效果显现;另一方面也预示着,为了继续巩固难得的经济恢复性增长态势,官方短期内依然不会放松对投资引擎的依赖。
显而易见的是,国内各行各业投资增速的大步向前,不仅仅改写了中国经济数据的冰冷面孔(三季度的GDP同比增长了8.9%),还直接拉动了建筑、钢铁、物流、地产、汽车等诸多行业的反弹。譬如,受到基建、汽车、地产等行业回暖企稳的影响,单9月份,中国的粗钢产量就达5071万吨,并创下了今年第二大月度新高。
然而,面对国家统计局此番发布的一系列看似正在步入阳光地带的宏观经济数据,仍需以审慎的目光观之。需清醒地看到,在国内消费市场至今仍未取得突出进展、产业结构调整尚在中途、市场机制与效率依然乏善可陈的复杂背景下,单靠投资拉动的中国经济只能说正在快速前进,尚无法在其前面加上“健康”二字。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