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硬态度争取公平待遇
“该强硬时就要强硬,维护自己的利益一定要更加理直气壮。”采访中,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梅新育博士呼吁。
“贸易保护主义是一个两败俱伤的行为,但是,如果别国对中国实行贸易保护,而中国却不反击,那么吃亏的就只能是中国。”宋泓认为,当前,一定要让个别国家为贸易保护主义付出代价,“一方面我们要有克制的态度,另一方面,在必要的时候也要采取一些有力的反制措施。从而使各国都感觉到代价,并进而克制起来。”
在具体操作上,专家们建议:
其一,利用WTO,争取更多的平等待遇,尤其要积极争取欧美等经济体对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使我企业早日摆脱在反倾销调查中经常处于不利境地的情况。
针对部分经济体滥用反倾销规则的做法,中国在协商无效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更加积极地利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寻求公平合理的解决。
其二,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不仅企业,政府和其他相关利益部门都应联合起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张燕生表示。
对此,程大为结合WTO研究实务分析,应该从多个角度,综合处理。以应对“特保”为例,中国动用了WTO法制程序、高层外交、以及报复性努力等多种方式。
“目前,我国在运用WTO规则来处理贸易争端方面已经不存在法律、技术的问题。问题在于,中国个别行业规范较差,互相竞价,比如,在轮胎特保案中,就有企业通过压价获得国外市场。”程大为认为,这种对外贸易的不统一,使一些国家有把柄可寻。
程大为还向本刊记者介绍了日本较少发生贸易战的原因,“日本通过行业协会来搜集国外的信息,一旦有国家对某些产业进行贸易保护之类的行动,行业协会一方面到企业间进行游说,另一方面去对方国家做工作,较早地阻止贸易保护向更严重的方向蔓延。”
其三,对国内进行产业调整,并建立出口协调机制。
“当前,我国的出口产品多为中低档产品,而中低档产品在世界上又严重过剩;另外,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又确实非常强”,张燕生认为,我国不仅要对国内产业进行调整,还要建立出口协调机制,包括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出口产品和价格的调整等。
宋泓建议,中国应该在外交策略上有更加长远的考虑,“特别是一些跟我国经济密切的贸易伙伴,应该有更好、更长远的交流,并且不仅是经济,也要有外交、人员、文化、社会科学等方面的交流,增加互相之间的信任和理解,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贸易争端。”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