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如何改变老年人的“易骗体质”?
来源:北京日报 更新时间:2019/2/15 16:23:04   
>> 相关新闻链接
·对身体有害无益的4种蔬菜,你却天天吃,特别最后 ·2019,送给自己身体12个健康承诺
·九类人免疫力最差 专家教你“法宝”激活它 ·美国营养与饮食学会:别再乱补营养品
·心梗死亡 番茄炒蛋竟然成为心梗猝死的元凶? ·中国“酸碱理论”第一人仍坚称不会错
·肥胖为何会阻碍癌症治疗?科学家这样说 ·癌症晚期,继续治疗还是放弃回家?医生讲了大实话
·久坐不动危害身体大过吸烟 ·肝好一切都好!身体7种情况千万别硬扛

如何改变老年人的“易骗体质”?

张砥

近日,“科普中国”官方微信一篇关于“面包致癌”的文章,引发广泛质疑。文章借医生之口提出,小孩早餐经常吃面包,过量摄入精细谷物会引发癌症。目前,该文已经在一片争议声中被平台撤下。

从“豆浆致癌”到“咖啡致癌”,再到“面包致癌”,不知从何时起,以“致癌”为字眼的文章开始大量活跃在人们的朋友圈中。但事实上,这些耸人听闻的“健康提醒”,往往是精心包装的“健康谣言”。似是而非的理论,名头莫辨的专家,再配以“转疯了!震惊了!99%的人都该看!”等标题党式操作,流量是一路看涨,但影响是一地鸡毛。统计显示,微信用户平均每天在微信平台上阅读5.86篇文章,其中排名第二的就是健康养生类。纯属好奇的点击,未经核实的分享,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伪科学”的盲信者和传播者。

健康人人关心,也正因如此,健康信息有利可图。一些人鱼目混珠,钻的就是大家健康素养不高的空子。比如有人冒充专家,以“免费”作诱饵,借“权威”博信任,靠做讲座来卖产品,专门坑骗老年人;或者只是学了点皮毛,就频繁上电视、开专栏,宣扬各种偏方,不仅浪费患者钱财,更耽误了他们看病治疗的最佳时机。有人调侃,许多中国老人都是“易骗体质”,谣言都轻信,却不相信自己儿女说的。这里头固然有老年人自身警惕性较差的因素,但因基本健康素养不足而滋生的“健康焦虑”“养生焦虑”,也是必须正视的问题。

“一个人健康素养的高低不在于他知道多少,而在于他能否根据自身健康需要,主动寻找并正确判断相关信息,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当然,这样说并不是逼着每个人都去当火眼金睛的专家。健康知识的积累、健康意识的培养,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更需要来自社会的合力。一方面,相关部门绝不能对这些热热闹闹的“伪科学”坐视不理,惟有铁腕治乱方能夯实传播的底线。另一方面,打消疑惑、安定人心的关键,是最大程度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政府部门和权威机构有义务用通俗的表达方式、灵活的沟通手段,多渠道公布信息,帮助公众增强对谣言的辨别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健康认知水平,化解掉那些不必要的焦虑感。

健康素养的短板一日不补齐,各种各样的“致癌论”就还有市场。改变“易骗体质”,让成年人相信科学、了解科学,让孩子们在尊重科学的环境中成长,培养足够的判断力,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