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大佬海外并购,最喜欢买啥?
影视娱乐、足球俱乐部和房地产受青睐
海外影视娱乐:万达出手阔绰,钢铁企业也跃跃欲试
2016年以来,忽悠式重组是A股市场重点打击对象,尤其是影视娱乐业,这一领域的并购常因超高的溢价率而备受争议。2016年,长城影视(002071.SZ)所收购的两家影视公司中,首映时代溢价超过3000%,德纳影业则接近1000%。
2016年,唐德影视(300426.SZ)计划出资不超过7.54亿元收购范冰冰的无锡爱美神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下称“爱美神公司”)51%的股权,意味着仅仅成立半年的爱美神公司估值达到15亿元,但随后该交易搁浅。
同样,一些跨境的影视资产并购也同样让人高呼“看不懂”。2016年1月,万达文化集团出资35亿美元全资并购美国传奇影业。
传奇影业2004年创建之初是一家投资平台,投资参与《蝙蝠侠》系列、《盗梦空间》、《宿醉》等大卖影片。但在2013年转型成为独立电影制片厂后,其独立制作的电影《第七子》《骇客交锋》《猩红山峰》先后遭遇票房滑铁卢。
公告显示,2015年,传奇影业营业总收入30.2亿元,净利润-42.38亿元;2014年,传奇影业营业总收入26.3亿元,净利润-28.87亿元,总负债为93.5亿元。但收购之时,收购报告书称,2016年传奇影业要扭亏为赢,并在2016—2018年间合计实现净利润约31亿元。
现实却并不尽如人意。2016年,传奇影业出品的《魔兽》《长城》两部影片上映,共计收获7.6亿美元全球票房收入,并不如预期的那样好。2017年仅有《金刚:骷髅岛》面向市场,收获5.5亿美元全球票房。然而,有业内人士称,由于制作成本太高,《金刚:骷髅岛》需要6亿美元的票房才能回本。2017年年初,传奇影业管理层亦发生人事变动,原本在传奇影业被收购后留任的主席兼CEO托马斯·图尔宣布辞职,万达集团CEO和国际投资运营部门高级副总高群耀接替其担任传奇影业的临时CEO。
传奇影业只是万达进军全球影视霸主的“一小步”。2012年,万达集团斥资31亿美元收购美国AMC影院公司,万达集团官网称其目前为美国和世界最大的单一院线。2015年,万达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万达电影(原“万达院线”)又全资收购澳洲第二大院线公司Hoyts。2016年7月,万达集团斥资9.21亿英镑并购欧洲第一大院线Odeon&UCI。此外,万达集团还与多个全球影视巨头开展合作。短短不到5年时间,万达已经成为全球电影产业收入最大的企业,构建了从影视投资、制作到发行放映的全产业链。
而王健林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万达要占据全球票房20%。王健林曾透露,2016年,万达已占据全球票房市场份额的12%。
不光是万达,国内不少企业也纷纷进军全球影视娱乐业,掀起一波波并购潮,不少主业与影视娱乐业毫不相关的企业也跨界并购。曾经作为唯一一支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影视公司,博纳影业曾于2013年获复星国际2080万美元投资,复星国际一度占据其6.4%的股权。再如安徽企业鑫科材料(600255.SH),其于2016年11月曾计划以约23.88亿元收购奥斯卡最佳影片《拆弹部队》制作公司Midnight Investments L.P. 80%的出资权益,溢价高达627.89%。彼时恰逢海外并购投资政策收紧,鑫科材料一个多月后就放弃了此次并购案,给出的理由是对方一直不提供回复上交所《问询函》需要的材料,导致回复问询函连续三次延期,且无法确定何时才能完成回复。
其他海外影视收购案也先后止步,如长城影视(002071.SZ)对好莱坞电影特效公司TippettStudio的收购案;今年3月,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迪克·克拉克制作公司母公司Eldridge称,在万达“没能履行合同义务”后,取消了一笔规模达人民币69亿元的交易。
对此,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2017年3月曾表示,我们在日常的监管中也发现了一些非理性和异常的投资行为。他特别提到,“可能是一个钢铁厂买海外的影视公司,在中国一个开餐馆的在海外收购了一个网游公司。”
根据公司最新年报,在2016年年底曾试图收购国外影视制作公司的鑫科材料的主营业务中,铜基合金材料占比达84.96%。
海外足球俱乐部:中国资本大佬排队“接盘”
在体育产业方面,王健林同样是大手笔。万达是国际足联顶级赞助商,又先后以10.5亿欧元收购瑞士盈方体育传媒集团,6.5亿美元拿下世界铁人公司。这两笔投资均曾遭受溢价过高的质疑。
2015年初,万达集团4500万欧元购买西班牙马德里竞技足球俱乐部20%股份。其官网文章称,这是中国企业首次投资欧洲顶级足球俱乐部。
有了“带头大哥”,2015年以来,资本大佬出海投资足球俱乐部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不完全统计,两年内,中资收购控股的海外足球俱乐部就达到12家,入股的足球俱乐部超过20家。如复星买下英格兰第二级别联赛的球队狼队;黎瑞刚任董事长的华人文化控股集团联合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出资4亿美元收购曼城俱乐部母公司城市足球集团的股权,从而获得曼城俱乐部13%的股份。
其中,颇受关注的一笔交易出自这次被银监会“点名”的浙江罗森内里投资公司控制人李勇鸿。
2016年8月,中欧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下称“中欧体育”)宣布出资7.4亿欧元收购意大利AC米兰足球俱乐部99.93%的股份,交易对手方是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工商资料显示,中欧体育2016年6月注册成立,其实际控制人李勇鸿曾于2011年控盘上市公司多伦股份(现“*ST匹凸”,600696.SH),后转手给鲜言,后者因违规而在今年年初收到证监会逾30亿元的罚单。
此后,该收购案可谓一波三折,有国资股份的中欧体育随后退出,李勇鸿以罗森内里投资公司的名义最终于2017年4月完成这笔交易。
纵观这两年中资企业对海外足球俱乐部的并购热潮,绝大部分交易都属于跨界收购,且所接盘的俱乐部往往深陷亏损泥潭之中。
如苏宁集团2016年出资2.7亿欧元控股的国际米兰,此前已连续5年亏损,总亏损额达到2.705亿欧元。而李勇鸿买下的AC米兰更是已持续亏损10年,据意大利媒体报道,AC米兰2016财政年度总亏损达到7190万欧元。关于“接盘”的理由,李勇鸿称,“看好体育产业在欧洲和中国的机遇,也将坚定地支持AC米兰重回巅峰。”诸多“接盘”海外足球俱乐部的资本大佬都曾给出类似的解释。
苏宁集团2016年出资2.7亿欧元控股的国际米兰
但涉足足球领域多年的王健林对足球俱乐部却并不看好。王健林曾警告说,“这(收购欧洲俱乐部)可以带给你影响力,但是却挣不到钱。每年你都会不断烧钱,这是肯定的。欧洲俱乐部非常吸引眼球,引人关注,但是很难赚到钱。”
对于中国企业积极收购海外足球俱乐部究竟是何目的,潘功胜曾在今年3月表示,“去年一年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了很多足球俱乐部。如果说,收购有利于提升中国的足球水平,我觉得是好事。但是,情况是这样的吗?有很多企业,在中国的负债率已经很高了,再借一大笔钱去海外收购。有一些则在直接投资的包装下,转移资产。”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