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赴美参加G20峰会期间,胡锦涛主席就美国针对中国的“轮胎特保案”,对美国总统奥巴马发出了温和却明确的忠告:美方对中国输美轮胎采取特保措施不符合两国利益,类似事情不应该再次发生。鉴于中、美元首会见的场合与氛围之郑重,以及G20峰会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共识,使人们乐观地期待轮胎特保案能够成为下不为例的“特案”。
事态的发展显然并非人们想象的那般乐观。继本月6日欧盟宣布对华无缝钢管征收最终反倾销税,7 日美国又决定对中国无缝钢管实施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如果这项调查得到批准,则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无缝钢管将被施以98.37%的反倾销税,并对中国政府的补贴征收额外的反补贴税。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无缝钢管很可能被迫退出美国市场。
由此看来,美国对中国输美轮胎特保案不仅不是孤立出现的“特案”,而且在此前已经愈演愈烈的贸易保护主义暗潮中,又开启了一扇推波助澜的闸门。作为传统的出口大国,中国经济在这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暗流中,必然受到最大的冲击。中国官方统计,今年1至8月,共有17个国家(地区)对华发起79桩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逾百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21.2%。而据业内人士统计,目前已有55个国家(地区)通过了将伤及中国出口商品的保护性措施,其中既有发达国家,也包括部分发展中国家。为中国经济起飞做出巨大贡献,并曾经令中国人为之骄傲的“中国制造”,正面临贸易保护主义层层壁垒的围堵。对照不到一个月前,G20峰会上各国首脑对贸易保护主义的一致谴责和据此达成的会议共识,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言行不符,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然而,良好的愿望和道义的谴责,都无法代替事实的无情。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自由贸易原则固然受到普遍的承认,在世界经济上升时期,自由贸易、优势互补,也被普遍视为实现国际分工和资源有效配置的有效手段。但是因金融危机的冲击而致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时,贸易保护主义必然成为贸易进口国最本能的反应。以美国为例,不管美国民众和政府在以往中美贸易关系中,以“绿纸换产品”的方式占了中国多少便宜,一旦他们大手大脚地透支消费给自己带来了危机,第一个想到的却必然是对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指责。即如美国总统奥巴马所称:“我们不能再回到之前那个时代:中国、德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只是卖东西给我们,致使我们在产生大量信用卡债务或房屋权益贷款的同时,却没有出口任何东西给他们。”在这种成见的主导下,任何对自由贸易的承诺,都挡不住以贸易保护的方式“改正错误”的冲动。
由此可以预测,尽管以往有无数事实可以证明,贸易主义是一个必然伤及贸易冲突双方,并必然危及世界经济整体发展的昏招,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仍然不得不面对贸易保护主义壁垒的围堵,中国经济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取决于能否穿越贸易保护主义的壁垒。
对中国而言,穿越贸易保护主义的壁垒包含两重含义。其一是借助G20峰会等各种国际场合,不断阐释和重申自由贸易的原则立场,形成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道义力量,同时以法律及外交等多种手段,坚决主张中国的国家利益,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打破贸易保护主义的壁垒,重新获得广阔的国际市场。第二重含义则是冷静面对贸易保护壁垒的围堵,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积极寻求经济转型,完成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升级换代”。事实上,在此次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就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只是在当时情境之下,我们总是希望再有几年时间完成资本和技术的“原始积累”,力求在一个更坚实的基础上,以一种更稳妥的方式完成上述转型。金融危机的爆发和随之而致的贸易保护主义逆流,强行剥夺了我们所期待的积累期,中国不得不在更短的时间内,在更高层面上穿越贸易保护的壁垒,以更壮烈的方式实现经济的转型。
中国不可能永远以廉价商品提供国的身份,实现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强盛,在这一确定的前提下,眼前所有的围堵,都是必须也一定能穿越的障碍。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