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输血新三板是刀尖上舞蹈
新三板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分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内容。新三板扩容发展速度非常之快。起先仅为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代办股份系统进行转让试点,因挂牌企业均为高科技企业而不同于原转让系统内的退市企业及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故形象地称为“新三板。后来发展到天津滨海、武汉东湖以及上海张江等试点地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平台,主要针对的是中小微型企业。
监管部门为了防止新三板鱼目混珠现象,给投资者提供可供鉴别风险的参考平台,最新设置了分层机制,即:在新三板挂牌的数量众多的企业当中,按照一定的分层标准,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层次,可降低信息搜集成本,提高投资分析效率,增强风险控制能力,引导投融资精准对接。同时,通过内部分层,可以在交易制度、发行制度、信息披露的要求等制度供给方面,进行差异化的安排。目前对新三板分为两个层次:创新层与基础层。
然而,无论新三板如何演变与快速发展,还是分层等进行监管,一个最大的软肋就是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从而导致交易异常不活跃,没有发挥出预想的功能与作用。
目前两种“传统”融资方式似乎陷入了瓶颈之中。投资人及机构离场也让此前定增融资遭遇冰冻效应。接着不少新三板企业逐渐将融资途径转向股权质押。然而,又出现了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效应。“背后隐藏的风险也开始集中暴露。一方面,大股东质押股权后套现跑路、企业债台高筑无法抵偿借款、挂牌公司融资后遭遇摘牌等事件频发,令质权方承担巨大的融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二级市场交易的清淡以及前期估值虚高,部分质押股股价下跌凶猛,爆仓风险加剧。”
怎么办?出路在何方?新三板挂牌或拟挂牌企业在定增困难,股权质押银行等机构纷纷离场情况下,把融资之手伸向了互联网金融平台即P2P企业。近期,笔者不断接到类似融资需求,要求帮忙对接。部分P2P企业开始代替传统金融机构,或将成为新三板企业接盘侠。
传统金融机构都远离的新三板融资,P2P企业居然接力接盘,其中风险之大可想而知。与P2P场外高杠杆配资相比较,新三板股权融资风险要大得多。这种风险是双向的,即:新三板企业风险很大;P2P企业风险更大。
对于新三板来说,P2P企业融资的高成本是难以接受的。目前对接新三板股权质押资产端的P2P网贷平台近10家,不同平台的新三板股权质押产品收益率差异较大,相关产品收益率一般仅在6%-8.2%,而个别P2P平台产品收益率最高可达15.9%。两位数的融资成本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是很难承受的。这将出现这样一个现象:融不到资金被困死,融到资金被畸高成本压死。
对于P2P企业来说风险更大。这需要与股市主板场外高杠杆配资相比较。股市主板市场P2P高杠杆配资只要控制好平仓线,只要不是罕见的连续跌停板,一般风险不大。因为股市主板市场流动性充足,变现没有任何问题。然而,新三板企业挂牌股权质押,由于二级市场交易清淡,流动性严重不足,变现能力很差,弄不好就被死死套牢了。何况是P2P高息融资呢?拟挂牌企业融资风险更大。股权价值很难评估,P2P融资这么高的成本,还不起的企业老板破罐子破摔跑路的可能性更大。
因此,P2P企业进行新三板融资,完全是刀尖上舞蹈,风险极大。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