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时光
王睿的故事必须要从那盆亚马逊百合讲起,那是她大学毕业,刚来深圳时花掉了最后一分钱购置的家当,最后从楼下台湾人二手家具堆里捡来的无名花朵,12年来,她走到哪儿都带着,从未离身。她说,每次开花都会有好事情。它见证了一段最好的时光,年轻时无忧无虑的日子。
1997年的春夏之交,红牛深圳总公司会计部,王睿面前堆满了积压数月的财务凭证,她正一张张地翻看,然后仔细地分类装订。此时,她27岁,刚刚结束一份任职财务总监的工作,以基层会计身份初进红牛,同时身兼数份兼职,正在心里盘算着结婚,最快乐的事是躲在蚊帐里开着15块钱的小电扇读林清玄,或者买一包湖南小吃,拎两瓶啤酒,上楼回家看电影。
那时候的王睿不知道什么是食品安全,没买过一本品牌营销的书,有强烈的名校情结但压根没想过会去商学院进修。但她对自己的财会业务水平相当自信,在一次庞杂的对账业务中,她跑遍了红牛各个部门,在夜以继日的查对中迅速摸清了这个企业的业务处理逻辑,并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是在最终的总结会上,小姑娘王睿坚持查清最后一笔小额不明款项,总经理对这个有点愣的新职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1997年的红牛也已经凭借频率很高的“累了困了喝红牛”的广告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90年代末6元一瓶的价格让人们望而却步又颇为向往。1997年8月红牛准备将总部由深圳迁往北京,此时的红牛公司正处于蓄势待发。
如果说,那是中国红牛的青春动荡期,那么,年轻的王睿和年轻的中国红牛的命运节奏就在此时合上了拍子:那年冬天,她突然接到从未直接对话的老板电话,让她去北京任财务主管,建设新团队。她二话没说就拒绝了,理由是,我得结婚。而老板一句 “让你边工作边学习”,让一直渴望重新进修的王睿迅速改变了主意。
4个月后,她站在深圳机场的安检处,对着盖不上盖的行李箱发愁,满满一箱的日用品,她知道,这一去,真是拓荒去了。
红牛号拓荒者
在很多营销案例中,红牛被称为中国功能性饮料的“拓荒者”。“在14年前的南方许多城市,红牛的进入为那些在生意场上奔波的人和彻夜不休的应酬者提供了能量。同时,伴随着‘困了累了喝红牛’的广告语,红牛在不断培养和教育消费者的过程中挖掘需求,直至成为功能性饮料的代名词。”而实际上,总部迁至首都北京才是红牛进驻这个泱泱大国吹响的第一声号角。
北京以北,昌平郊区的一个古香古色的院落,王睿拖着她的大箱子,和春季沙尘暴一起走进了这里。那年夏天,白玉兰和迎春花热热闹闹地挤了一院子,在漫天煤灰里添了一抹亮色。后来,她被面的司机告知,这煤灰里掺杂了骨灰,这里本来是火葬场。
事隔一年后的一个夏日清晨,王睿和老板一起站在二层回廊上,眺望灰蒙蒙的远方,良久,老板说,王睿,真对不起啊,让你在这吃苦了。此时,这里已被改做培训中心,红牛公司已经迁往东三环CBD商圈。她听到这话,忽然想起那部每天晚上都要大声朗读一篇的安徒生童话,想起每天夜里和着莫扎特乐曲的拍子嗑家具的大耗子,想起每周昏天黑地不分昼夜地做账、第一个月4800元的电话费、高强度的出差,以及午休时在院子里和同事们的排球赛。她忽然笑了,看着老板说,不,其实这里的夏天很美。此时的王睿,已经是红牛北京地区的财务总监。
专家分析,红牛中国自2000年开始便逐渐加强寻求目标消费者的路线。事实上,从2000年起,红牛连续多次赞助中国青少年三人篮球赛(TBBA),如今第一代参赛者已经成为具有巨大消费能力的青年精英群体。但这对王睿来说一点也不重要,2000年最大的意义是,她做了母亲。
齐家 治团 平市场
王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王睿走到哪儿,先生、小佳音、姥姥、姥爷这个后援团跟到哪儿,上下楼,永远不怀疑,不指责,不犯规。王睿说,这是很多年前就商定好的原则,大家都是为这个家,树立起统一而坚定的价值体系,而所谓主心骨,就是要捍卫这个价值体系。
她这样管自己的家,也这样管红牛这个家。几年前,老板在全国会议上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没有王睿,就没有红牛的今天。”她听的时候力图冷静,眼泪却刷地下来了。为了建立这个“家”的价值体系,她付出了很多,同样,为了维护它,她付出了更多。2003年8月1日至8月7日,王睿曾经历过一个浑浑噩噩的七天期,那七天,她只做了一件事-打腹稿,一份红牛公司总经理就职演说词,一份离职演说词。
红牛老板对王睿不断地破格提拔、委以重任在多年之后终于展现了这样一个成果:“以财务人员为主导建立了红牛的价值体系,这个价值体系是刚性的。”如果有人触及了这个底线则是绝不含糊的严惩。王睿坦言,这个过程很痛苦,她坚持,“这种快速扩张的公司,团队的价值体系、价值观念比什么都重要。”而她如此坚持价值体系教育是因为由深圳迁北京时乱过一阵,大量管理层人员流失,恰恰那时候她出来做财务总监,一点点亲手建立体系。她就像母鸡护小鸡一样维护着这个迅速成长的生命,并以一名会计的严谨与冷静,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谦卑告诉我们:“这是快速扩张的红牛损失最低的一条路。我没有为红牛建立一个多么先进科学的体系,但这个体系至少在当时是最有效的。”
于是,2003年,干了12年会计的王睿开始接触大量从未涉足过的工作。即便曾做过一些财务主导的销售层面的工作,她面对浩如烟海的专业书籍依然绝望无比。
第一天开销售团队的全体会,有个男同事居然靠着椅背睡着了,而几个月后,他跑过来悄悄问王睿:你是不是早就准备好当这个总经理了?她说没有啊,对方怎么也不信,说你没做准备就这么了解。他不知道,那段时间王睿是怎么过的,从管理到人力资源,从品牌营销到销售渠道,床头一本书,洗手间一本,包里一本,8月上任,9月开小范围市场会,每天3点入睡,恶补第二天会议的专题知识,实在来不及了就撕下来悄悄夹本里。之后就下市场,一走半个月,稍微休息再走。第一次出差是华东,一路和客户狂喝下去,同时有高频率的会议,超强度的工作量,三个大小伙子被拖垮了,她愣是没事。所有人都说:王睿,你太绝了!
那个坐在蚊帐里读散文的王睿逐渐淡出了,她甚至没有时间带女儿,那段日子,妈妈把3岁的小佳音带到楼下睡,她说到这儿有点委屈,“女儿生下来第一天就跟我睡的。”
但这样的付出是值得的,2003年底的王睿已经完全进入状态,她与红牛的拍子越打越合,那一年,整个公司的状态都不一样了,销售增长迅速,非常可观,走入了一个高速良性运转的轨道。
她说,自己最重要的是协助老板加强了中央的管理力量,这样整个团队的潜力一下子释放出来。只有治好“团”,才能平市场。连续两年高增长后,一个供应商说,我得谢谢你,过去做了红牛几年的生意,利润没有现在一年多。
说到销售业绩的激增,让王睿在谈了两个多小时之后精神仍然为之振奋,这时,小佳音的电话打了进来,她说,妈妈一会儿就回家,乖,先睡。这一刻,她又从永远能量充沛的红牛女管家变回了惦着回家的妈妈。这几年里,她每每都要接近午夜时分才可以回家,享受这样的幸福“变身”。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