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解读
>>蓄力转型
目标是三星和苹果
在2013年联想集团誓师大会上,杨元庆表示联想要全面彻底转型PC+厂商,自己的目标已经不再是惠普、戴尔等PC厂商,而是苹果和三星。
一系列的拐弯和调整都是为了推进业务转型。2012年5月,杨元庆提出联想要向PC+转型,并且宣布推出智能电视这一新品类。不过这一枪并没有打响,联想智能电视一年多以来销售惨淡,好在智能手机业务的迅速成长弥补了这一尴尬。联想智能手机借力运营商渠道迅猛冲量,在2012年便成为中国市场第二大智能手机品牌,仅次于三星。此后,联想智能手机进军海外,并且在东南亚和俄罗斯市场斩获颇丰,在2013年底超越LG,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位列三星和苹果之后。
在2013年联想集团誓师大会上,杨元庆表示联想要全面彻底转型PC+厂商,自己的目标已经不再是惠普、戴尔等PC厂商,而是苹果和三星。在包括PC、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三种设备的全球智能终端市场中,三星和苹果目前的市场占有率均超过20%,联想排在第三,份额为6%。杨元庆坦承,联想与三星和苹果的差距较大,将会向这两家公司学习创新和产品营销,有信心在短期内成为全球移动互联领域能够与三星、苹果抗衡的品牌。
对于联想的野心,新闻集团旗下的《巴伦周刊》在2013年年底的一期封面报导上写道,“三星、苹果小心,联想来袭”。
>>锐意创新
对创新无条件支持
杨元庆说,联想集团的创新背后是人力财力的无条件支持,仅2013财年研发投入就超过5亿美元。
无独有偶。“联想来袭”的标题出现在1月9日晚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这个名为“联想来袭:老牌科技公司的创新步伐”的报道称,“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冲击,联想遇到了新挑战。创新是柳传志和杨元庆挂在嘴边的关键词。”确实,在杨元庆最近的几次公开活动中,“创新”成为高频词汇。
在杨元庆看来,创新是联想向PC+转型的先决条件。杨元庆爱举的例子就是最近很流行的茄子快传。这是联想自主研发的一款传输软件应用,可以在没有网络和WiFi的情况下,在手机、平板电脑和PC之间,以高于蓝牙50倍的速度传输图片、文字和音频视频。这款应用目前已有5000万用户,每天的下载量在50万以上。而除了软件之外,联想近一年来的硬件创新更是迭出,先是有可以自由翻转的多模式YOGA笔记本,随后又有智能桌面产品Horizon,最新的则是由电影《乔布斯》里乔布斯的扮演者——库彻代言的YOGA平板电脑,这款产品采取独特的卷轴支架设计,开售以来销量已经过百万台。
杨元庆说,联想集团的创新背后是人力财力的无条件支持,仅2013财年研发投入就超过5亿美元,在拥有的11000余项全球专利中,中国业务产生的专利超过7000项,海外业务产生的专利超过4000项,“公司经常有人提要求说,要查清楚拨给研发部门的经费去向,我说只要搞清楚个大概就行,给研发部门最大限度的花钱权利”。
□侧记
联想“软硬通吃”的野心
说到互联网思维,联想是不缺的。早在10多年前,联想就投资做了一家叫做FM365.COM的网站,当时以页面访问量排名,这个网站排在全国第四。只是可惜碰上当时互联网不景气,联想没有坚持做下去。后来做手机,联想也吃过亏,在手机产品还不火的时候以1亿美元的价格把手机业务卖出去,后来发现智能手机马上要火的时候又花了2亿美元买回来。
不过也许正是在互联网和手机业务方面的教训,使得联想学乖了,而如果现在仔细回想联想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产品中的做法,可以看出来联想包藏着“软硬通吃”的野心。
先说软件,也就是APP应用方面。联想从第一代智能手机乐Phone开始,就同时推出了乐安全等手机系统安全应用以及乐商店。而现在联想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里预装的软件,从ROM(手机系统固件)到APP应用,几乎都是出自联想自家之手。而其除了推进自家的ROM和系统应用之外,联想还花大力气打造了一些工具类应用,比如文件传输工具茄子快传等。如果说推进ROM的建设是为了满足联想手机硬件产品需要的话,那么在系统安全、工具应用方面去铺开,很显然就是另一种战略意义了。这样的规模和举措显示着联想下一步不再只是为自家的手机需求而做APP,更多的可能在于构建自身的应用生态链,甚至以后有可能应用输出到其他品牌的硬件产品上。这也就是杨元庆在接受采访时提到的,下一步联想会在软件应用方面加快创新,带领整个硬件行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而在硬件方面,杨元庆估计2013年包括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在内的出货量将超过1亿台。有这么大的硬件规模,自然要构建自己的软件应用生态链,不能让别家来分蛋糕。除此之外,联想在硬件制造方面也有新动作。总投资50亿元的联想武汉生产制造基地于去年底投产,今年预计产能将超过1亿台,其中主要生产智能手机。未来联想70%智能手机将由自家的工厂来生产。杨元庆说,减少代工、自己生产能够保证产品质量,也能保护创新专利。
所以从硬件制造到硬件销售出货,再到软件研发创新,联想在试错、纠偏、跟风当中逐渐明晰了自己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战略格局,“软硬通吃”的野心已经摆上了台面。(记者祝剑禾)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