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专家:未来两年中国经济可能要过一段“苦日子”
来源:上海证券报 更新时间:2013/11/14 9:08:55   
>> 相关新闻链接
·“新三驾马车”:稳就业、城镇化和改革红利 ·地方版“四万亿”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
·国家统计局:9月份CPI同比增3.1% 创7个月新高 ·八大数据攀升显示中国经济初现企稳向好趋势
·河北为何“外强中干” ·河北临空经济区“呼之欲出”
·走不出的通胀怪圈 ·2013年7月CPI同比上涨2.7%
·多省预警财政收入紧张:明年是最困难一年 ·FT:中国需吸取日本应对泡沫经济崩溃的教训

  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首席投资官、董事总经理浦永灏在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对改革可能带来的阵痛要有充分准备

  昨日,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首席投资官、董事总经理浦永灏在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规划,对于中国经济长期的繁荣至关重要。但短期来看,各方对于改革可能带来的阵痛也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他预计,未来两、三年,中国经济可能要过一段“苦日子”。

  如何让利是改革关键

  记者:总体上,您认为这次三中全会的公报有何亮点?

  浦永灏:首先,改革的方向绝对是正确的。与以往相比,这一次中国改革的迫切性尤其明显。但改革力度如何也是个问题。大改的话,经济可能承受不了;要是小改,又到不了位。

  所以我们从此次公报中也可以看出,人民币、户籍制度以及二胎等问题并没有完全明确说明,可能也是有一些客观考虑。

  在我看来,关键是在改革的执行和落实过程中,政府和既得利益者,或者国有企业,如何给社会、民营经济让利,才是这一轮改革的关键所在。就现阶段而言,大家还在观望。

  长期来看,我还是比较乐观,但还不是绝对乐观,主要还是要看在改革过程中,新一届领导层能否排除阻力打破既得利益集团,能否有效管控地方政府的过度膨胀,真正地做到以市场为主线。这与计划经济体制是完全不同的。

  要为改革阵痛做好准备

  记者:现在不少人似乎都对此次会议的结果持乐观看法,您怎么看?

  浦永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改革过程中肯定有很多“痛”。现在专家学者们关注更多的是改革的美好前景,很少有人注意到改革可能带来的阵痛。

  比如1998年上一轮国企改革时期,就有很多企业关停倒闭。某种程度上说,现在的形势比1997、1998年时更严峻。当时我们有亚洲金融风暴,企业界和社会上有改革的共识和迫切性,相反,现在企业可能缺乏大力度改革的动力。

  尽管我们现在的经济总体看起来还不错,企业经营还可以,但很多情况下,这只是“虚胖”,问题还存在很多。比如产能过剩、地方债问题以及房地产泡沫等等。

  我觉得,在三中全会之后,社会上需要有共识,要愿意接受和承担改革带来的阵痛,要为短期经济甚至是企业盈利付出的牺牲和代价做好充分的准备。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改革可能触及银行业的潜在坏账,各界对此要有准备。

  记者:您认为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会如何发展?

  浦永灏:总体上,我们对中国明年的GDP增长目标预期为7.8%。但我认为,中央把目标定在7%是合理的,毕竟,调结构就意味着要放弃一定的经济增长。

  从长期来看,我认为中国经济的前景是看好的。新一届领导人认识到了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接下来就只剩下如何采取策略和措施来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但从中短期来看,比如两到三年,我认为中国经济需要经历一段“苦日子”,这是一个调整的过程。

  中国股市仍有很多机会

  记者:这次全会会成为中国股市的一个分水岭么?

  浦永灏:从股市角度来看,市场往往是短视的,对于三中全会给出的中长期规划,还没有做出明显的反应。换句话说,方向是对的,但还要看接下来的具体措施和操作。

  市场的方向总是很难把握,但从行业来说,我们已经坚持看好的一些行业包括医疗保健、消费、清洁能源以及短期的出口概念等。

  记者:您说到未来2、3年中国经济可能要过苦日子,那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股市未来两年的表现也不会好?

  浦永灏:也不能这么说。就好比2009年以来,美国经济并不是很好,但股市却持续走高。

  在我看来,只要中国经济不出现所谓的硬着陆,并且渐进、持续地进行调整,那么我们在股市还是可以找到很多机会的,比如在医药等行业。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