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减持越上涨,越争议越上涨”的创业板牛市特性,很可能只是看上去强劲。这样的走势容易暗藏风险,迟早有一天会真酿成“狼来了”故事那样的悲剧。归根结底,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也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更不要说上涨过程中的调整,再有发展前途的创业板也是如此。
2009年10月23日,证监会在深圳举行了创业板开板仪式。随后,首批创业板公司于10月30日集中挂牌上市。如今,创业板攀至四年来的高位,但也伴随天量成交上演了“过山车”行情。先是本周一大涨3.78%,接着周二大跌3.60%,成交400亿元创出历史天量。周三,创业板指盘中一度重挫4.19%,收盘下跌2.91%。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天量天价”的魔咒施压,创业板高位“过山车”暴露出高估值风险。
自从今年5月15日收盘突破1000点以来,创业板上涨伴随着各种争议声。然而,题材概念炒作热度不减,创业板指愈战愈勇,屡创新高。创业板指8月26日收盘1238.17点,跨越2010年12月17日创下的1232.98点的历史高点;10月9日收盘1415.83点,再创本轮行情以来的收盘新高。截至10月9日收盘,创业板指与去年12月4日行情启动前相比累计上涨138.49%,较之去年底则累计上涨98.33%。
今年以来,“狼来了”的警告声几度回响在创业板市场,创业板指单日跌幅数次超过本周二。例如,6月24日、7月25日、10月16日的创业板指分别下跌5.27%、4.40%、3.93%。日跌幅超过3%的调整更似“家常便饭”。被前几次“狼来了”吓跑的投资者错失了行情,创业板指在震荡中又重新创出新高。但不可忽视的是,“越减持越上涨,越争议越上涨”的创业板牛市特性,很可能只是看上去强劲。这样的走势容易暗藏风险,迟早有一天会真酿成“狼来了”故事那样的悲剧。
归根结底,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也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更不要说上涨过程中的调整,再有发展前途的创业板也是如此。
众所周知,大涨后的创业板存在多方面的风险。其一,公司业绩成长性被透支。创业板企业符合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可若把市盈率炒成“市梦率”,一味只讲题材故事,到头来难逃业绩兑现落空的风险。那些受到市场热捧的题材股,不见得就能实现超高速的利润增长。拿连续两天跌停的乐视网来说,去年12月以来的累计涨幅超过460%,而其今年中期业绩只是增长28.70%,三季报预测为同比增长35%至45%。显然,大涨之后,即便成长性极佳,创业板题材股的炒作也“该歇歇”了。
其二,大小非减持风险没完没了。1月至9月,创业板公司共有569位高管减持,合计套现金额95.52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水平的326.12%。汹涌的减持套现在牛市大涨中无所谓,假如遇到阶段性调整,既不会轻易收敛,还将使二级市场不堪重负。
其三,创业板股票并非稀缺资源,IPO重启将给其带来相当的压力。10月16日创业板指大跌3.93%,就因为市场上传闻IPO改革方案或公布。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指出,“IPO开闸是影响目前市场的最大因素,但是IPO开闸与否不会影响低估值个股,受影响首当其冲的会是创业板、中小板个股。”按此观点不难预见,一旦IPO重启,大量新股上市,创业板很难避免“新人笑、旧人哭”的场面。
四年来,创业板经历了从热捧到低迷再到火爆的发展轨迹,最低跌至585.44点,最高上涨至1423.97点。虽然与A股主板20多年发展史相比,创业板的问世时间不长,但投资者应该逐渐走向成熟。
今年7月公布的一项创业板投资收益网络问卷调查显示,“盈利10%以内”及“盈利10%以上”的投票比例合计只有近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创业板投资者仍是亏损。这表明创业板炒作,并不适合信息等方面处于劣势的中小投资者。眼下,创业板逼近60倍动态市盈率的“雷区”,相比7月份时的估值风险更大。创业板题材概念的炒作未必随着成交天量出现而就此罢手,可是,该不该继续追涨高估值的题材股,中小投资者尤其需要多一份冷静。张炜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