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地方债:风险总体可控 仍需防患未然
来源:经济日报 更新时间:2013/10/21 10:56:54   
>> 相关新闻链接
·危机:中国企业的顶层设计严重缺失 ·中国纸媒的最大危机是什么
·专家:李嘉诚东退西进或预见到危机 房产泡沫破裂 ·刘鹤研究全球大危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前兆
·曝多家机构下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并警示风险 ·产能过剩与金融风险防范
·社科院专家估计地方债突破20万亿 已失控 ·法兴专家警告巨债泡沫:中国39%的GDP用来还债
·防范理财变“离财”有招法 ·中国海外资源收购存在“泡沫化”风险

  随着8月启动的新一轮全国范围城市地方债审计接近尾声,一直备受关注的地方债风险问题再度跃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近日,国内外研究机构纷纷对债务规模展开预测,地方债风险甚至成为个别国外机构“唱空”中国经济的重要理由。我国地方债是否存在风险?风险是否可控?风险如何规避?记者专访了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当务之急是摸清家底

  根据2011年发布的我国首次地方债普查数据,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万亿元。作为各级地方政府举债的主渠道,融资平台公司的举借比重最大,占46.38%。根据今年6月披露的审计署抽查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情况,截至去年底,被查地区债务余额为3.85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12.94%。

  这两次审计结果,一次是两年多前的数据,一次只覆盖部分地区,都不能反映地方债务的最新情况。8月1日起,审计署对中央、省、市、县、乡5级政府性债务展开彻底摸底和测评。对此,连平表示,当务之急就是要摸清家底。只有经过全国性的大摸底,由权威部门获取有据可查、真实可靠的数据,把地方债的总量搞清楚,才能科学评估债务风险,防患于未然。

  短期尚无系统性风险

  多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和部门存在举债融资形式缺乏规范、债务收支未纳入预算管理、债务监管普遍不到位等问题。不过,地方债风险是否真如个别国外机构所言已失控了呢?连平认为,目前远未达到短期内难以为继的地步。

  首先,不能把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简单等同于地方政府性债务。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3级政府共设立融资平台公司6576家,其政府性债务余额近5万亿元。这些公司是拥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可以自己经营,这些债务并不全要由政府偿还。此次审计应当查明融资平台债务中,需由财政代偿部分到底有多大。

  更重要的是,评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能仅看收入和债务,还应把资产和债务放在一起比较。连平表示,我国地方政府的资产规模很大,包括土地、股权、基础设施等,希望新一轮审计可以把地方政府整体资产负债情况搞清楚。

  连平认为,当前仍是地方债风险积累期,短期内爆发系统性风险可能性不大,但不排除局部地区和领域出现问题的可能。今年四季度还款集中度较高,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和还款压力也会随之增大。

  控制融资需求是关键

  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改善民生等,举债融资本无可厚非。连平表示,地方债根子问题在于地方政府对GDP和投资的态度,关键是要把握好度,控制融资需求的迅速膨胀,逐渐使融资增长速度慢下来。

  首先,要不断健全监管机制。自2010年国家清理整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以来,由银监部门监管的信贷融资受到严格管控。但进入2012年,面对经济增长下行压力,非信贷融资规模出现迅速增长。目前,这部分融资仍缺乏综合性监管,需要健全机制进行规范。其次,要更多盘活存量资产。地方融资平台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把现有的部分资产转让出去,收回资金投入下一步更有必要的投资项目,不必把什么都拿在自己手上。第三,要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参与地方融资,更多地放开地方竞争性信贷市场。由平台出面融资的数量减少了,政府需要代偿的债务也会相应减少。第四,要建立地方政府市场化融资机制。这样既可拓宽地方政府的融资来源,又能提高地方资产和负债情况的透明度,有利于债务风险的长远控制。

  此外,加强政府行为管理也很重要。现在地方政府钱借多了、项目搞多了、负债重了,都不作为政绩考核的指标,因此缺乏约束。负债融资的决策要透明,应接受人大和公众监督,并逐步纳入地方预算管理。

  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提出要有效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和信贷风险,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连平认为,最根本的正是要加快预算体制改革和地方投融资体制改革,尽快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的对应体制。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