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上传统文化这一课
日报:虽然你这两年在留学,但你的一些观点还是能在网上成为热点,有人把你作为公共知识分子来看待,这方面你究竟怎么定位?
王石:我是一个企业家,我的思考自然是从工商界的角度,我不是公共知识分子。同时,我是一个中国的公民。
中 国入世,融入全球一体化,但到哈佛后,我发现还需要补上中国传统文化这一课。作为中国人,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不解决,也就无法解决到哪里去的问 题。所以我选了中国哲学的课,学“庖丁解牛”这些东西,在剑桥我会继续补这些课。这是一个身份辨别的问题,如何找到你的角色的问题。
到哈佛后我能够很心平气和地看中国,很容易理解中国的现状。在国内的时候总是觉得改革力度不够,到了国外心情很容易沉静下来,更清晰地思考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所经历的第一个一百年,可能还会需要第二个一百年。
今 年年初,我作为中国企业家论坛的轮值主席,在亚布力冬季论坛上讲到企业家的自我更新问题。提出未来就在我们身上,企业家不要去抱怨,不要用移民的办法应对 社会的不确定,企业家精神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冒险精神,如果我们都移民出去,企业家的作用也就消失了。滔滔江水是一股一股溪流汇集而成的,中国的未来应该是 民主、公平、正义、光明的,我们就像涓涓流水那样,要从自己、从自己的企业做起,如果自己不这样做,总是指望上面去改,那是没有希望的。
亚 布力夏季论坛在合肥开的时候,我谈到改革。企业做到一定规模,每一次管理转变、公司重组、战略方向转移都耗尽心力、脱胎换骨,相比企业政府是一个大得多的 机构,改革的难度几何级数增长,企业家不能只期待政府解决问题,解决不了就发牢骚,企业家更应该行动、更应该改善,改革从来就不是一个人、一个组织的事 情,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需要全社会的一起努力。有些改善并不难,比如我们一块儿不要吃鱼翅。
总的来讲,我觉得企业家阶层应该更多自省、自律、自我更新,还有自我保护。
企业家也是公民,也会关注公共的话题。比如,当我了解到薄熙来在重庆“打黑”期间很多违反法治原则的做法,对于企业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我也出了一身冷汗。 如果不是薄谷开来杀人、王立军出逃,如果薄不出事,企业家能躲得过他吗?对于违反法治的、我们认为是不对的事情,都不说话行吗?应该表明一个态度。像甘肃 一个未成年的初中生因为发了几个帖子是谣言就被刑拘,说抓就抓,这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就 是违背的。(注:当地后来决定撤销刑事案件,改为行政拘留7日)
在推动中国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还需要智慧。像气候问题、减排问题,中国究 竟要承担多少责任?发达国家历史上已经排放很多,现在要求中国减排,中国怎么减?麦肯锡用了一套很好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一个概念“降低减排强度”,总量上 的排放你还在增长,但是强度开始下降。中国政府接受了这个概念。
总体来说,对于中国的未来,我是谨慎的乐观。有更多耐心,也需要更多努力,从政府到企业大家一起参与。插图/刘飞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