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左晓蕾:影子银行潜在风险警笛已鸣响
来源:上海证券报 更新时间:2013/1/17 10:44:58   
>> 相关新闻链接
·高培勇:营改增是财税重大变革导火索 ·陆杨:制造业回流美国的代价
·曹凤岐:城镇化不会推高房价 ·左晓蕾:2013年汇市或将有大规模投机
·张楠之:改善企业生存环境比惩治更重要 ·外储日益变毛 专家:10年后3万亿美元或不值3千亿
·地产投资与基建投资 投资者偏好前者 ·余丰慧:我国公务员养老金世界最高
·全国政协经委会副主任:居民消费率低于30年前 ·北大教授:“挣快钱”思维影响中国创新

  

  左晓蕾

  中国影子银行是2008年危机以后的产物,仅仅四年多时间,但当下国内影子银行业务已如火如荼,各类表外衍生品也在加速发展,随之,可能弱化货币政策宏观调控作用、引发系统风险的警笛已经鸣响。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金融世界,监管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受到过两次外部危机的冲击:一次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另一次是2008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以及稍后引发的欧债危机,只是还没有经历过由内部风险引发的危机。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国内金融风险积累已到了不得不高度警惕的程度。国内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是影子银行的风险。中国影子银行是2008年危机以后的产物,仅仅只有四年多时间,但眼下其可能弱化货币政策宏观调控作用,引发系统风险的警笛已经鸣响。

  影子银行原本主要指华尔街以衍生品发行和交易为主营的投资银行,但在中国,影子银行概念很杂,主要指银行体系以外的金融中介活动,如银信合作理财、地下钱庄、小额信贷公司、典当行、民间金融、私募投资、对冲基金、网上P2P人人贷以及阿里贷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等。因为高杠杆率、低透明度等原因,中国影子银行的潜在风险也逐渐为世界所关注。

  我国影子银行业务的参与主体,基本没有意识到、也可能是刻意忽视他们自身每个主体都是系统风险制造者。虽然每个银行都认为风险可控,监管部门发布的数据也认为各银行的相关风险监管指标在可控之内,但别忘了,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就是影子银行制造的系统风险引发的。危机前每个影子银行不但是一般意义上自我认定风险可控,而且每个公司的风险控制部门都在计算VAR(Value at Risk),也就是计算在1%或者5%的置信区间内,公司在现有资产配置下每天最大的亏损值。而每个投资银行的VAR值截至危机爆发前都被认为是风险可控的。

  这里最大的问题是各银行计算的只是各自面对的非系统风险。殊不知,通过发行和交易衍生工具把公司和客户的资产配置在各种衍生品上的所谓“风险管理”并未消除风险,只是把风险“分散”到了市场各投资主体,所以实际上每个衍生品都是在向市场释放风险。

  现在,国内各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信托公司、小额信贷公司、民间投资公司,所有影子银行都在乐此不疲地发展理财产品,这与美国2001年至2006年的情况颇为相似,可能差别仅在产品的复杂程度而已。实际上这些理财产品正在向市场急剧释放风险。近期某银行理财产品不能兑付的情况不能仅视作个案。2002年,当美国第七大能源公司安然因表外衍生品出现问题轰然倒下时,人们也是把它当作个案的。我们对已冒头的问题切不可等闲视之,早做防备,才是上策。

  不知道风险有多大是最大的风险。影子银行摧毁美国经济就是投资银行自己都不清楚究竟卖了多少CDO和CDS。国内投资银行现在发出的产品也不知道确切规模。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民间金融地下银行活动规模达3.38万亿,中国信托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三季度,65家信托公司共计持有6.3万亿资产。IMF《全球金融稳定报告》称,去年三季度中国国内理财产品存量约8万亿至9万亿。综合上述数字,国内影子银行资产总量当在17万亿至19万亿左右,还有民间估计可能是30万亿。有一篇报道的标题准确描述了影子银行的现状:《一本不断膨胀的糊涂账》。问题是“糊涂账”仍在“不断膨胀”。

  影子银行的市场呈现的无序状态更让人忧心。有报道显示,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人员根本不清楚产品的投资结构;而理财产品的投资人只关心收益率高出银行同期存款利率多少,不问风险。至于PTP(人人贷),原以互联网为平台,现已向线下发展,一些公司变相吸收客户存款发放贷款,建立类似的银行资金池,只要有满意的收益率,并不在意投给了谁,很多公司还虚拟投资人圈理财产品投资人的钱。有些公司还开始了资产证券化,在未告知客户的情况下将其债权打包转化为投资理财计划卖给公司其他客户,也卖给其他P2P公司的客户,形成批量业务,再拿着融资来的钱去投资,违规金融行为数目巨大。

  这样的行为蕴含了两方面风险,创造货币大规模放大资金杠杆;完全没有风险控制,资金回旋余地非常有限,一旦出现大规模挤兑,极可能引发社会大问题。

  货币政策是靠各种货币工具通过银行和银行间市场调控经济运行中的流动性来实现平稳实体经济的作用的。在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控制银行信贷额度是流动性与实体经济对接的主要环节和重要手段。但在2012年社会融资总额中,银行信贷从91%下降到58%,影子银行的信贷融资规模,包括债权和股权融资,还有银行表外的银信合作的理财产品融资规模快速增长。因为统计的问题,民间非正规金融的融资可能还并未计算在社会融资总额之中。

  非银行融资信贷的大幅增加,意味着大规模脱媒和信贷的大规模体外循环,这部分信贷完全不受央行控制,总量不受控制,乘数效应更不受控制;直接削弱了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能力。如果没有相应的新监管措施和新货币工具,影子银行就可能绑架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风险大增。

  再说,由影子银行风险带来的监管风险也是不能忽视的。影子银行的相关金融活动比如资产证券化放开,所有信贷产品都可以证券化后一次性收回贷款,银行就没有了资本金和坏账拨备的压力,那巴塞尔协议III关于银行提高资本金要求的监管条款基本不会起到约束作用。提高资本金的约束必须配合沃克尔法则才有效,但就在这最关键的地方,新监管条例被打了折扣,没能得到严格执行。

  当下国内影子银行业务已如火如荼,衍生品也在加速发展,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金融世界,监管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

  (作者系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

 

 



责任编辑:cprpi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