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国产体育品牌遭遇寒冬 面临深度调整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2/11/13 17:25:23   
>> 相关新闻链接
·收入分配改革倒逼产业升级 ·连遭欧美发难 中国光伏产业路在何方?
·奢侈品牌爱马仕销量创纪录 中国市场表现抢眼 ·全球光伏贸易战爆发:中国连遭美欧两记大棒
·日企退出中国可能性大增:倒闭剧增产业东南飞 ·华尔街预言家:2013年更艰难 投资前景令人失望
·MSN将并入Skype 中国市场不受影响 ·专家认为打造“蓝色经济”需实现产业升级
·美国终裁对中国晶体硅光伏电池征收双反关税 ·中药材价格为何失控?

  新华网沈阳11月13日电(记者孙仁斌)近日,匹克、李宁、安踏等企业先后爆出利润降低的消息,诸多品牌门店纷纷关闭,寒冬气息浓重。专家分析认为,经历了北京奥运会后的迅猛扩张和“粗放式”发展,国产体育品牌已进入深度调整阶段,整个行业将迎来一次重大调整。

  国产体育品牌遭遇寒冬

  国内体育服装企业匹克体育日前发布报告显示,截至今年9月30日,其在中国的授权经营零售网点为6739个,与去年年末相比减少1067个。匹克体育的订货情况也不容乐观,2013年第二季度订货会订单总额同比下降20%至30%。匹克体育发布盈利预警显示,预计今年6月止上半年及12月止年度净利润与去年同期比较将会显著减少,归因今年业内广泛的库存调整及疲弱经济状况对集团体育用品需求产生负面影响。

  对此,匹克CEO许志华表示,门店的关闭看起来似乎很敏感,但从行业的角度来讲,门店的关闭实质上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

  另有数据显示,多家国产体育服装企业也出现了零售网点减少、盈利能力下降等的迹象。今年上半年,李宁集团持续推进销售渠道变革,在新开248家店铺的基础上,对店铺进行了盈利评估,调整经营结构,关闭1200家低效门店,这一关店比例高达15%。截至6月30日,李宁常规店、旗舰店、工厂店及折扣店的店铺数量为7303家,比去年底减少952家。另外,安踏体育今年以来门店总数也减少了110家。

  记者在北京西单、王府井等商圈采访时发现,许多国产体育用品扎堆的商场里,经销商大都打出了降价促销的广告。然而,与人流密集的时尚品牌和国际体育品牌服装专卖店里人头攒动相比,体育品牌服装商场的店面显得相对冷清。

  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熊晓坤告诉记者,国产体育品牌跑马圈地、数量取胜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人工、租金成本的上升以及产品同质化的严重使得密集开店,规模化的边际效益变小甚至亏损。

  疯狂扩张导致“营养不良”

  从国产体育品牌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在过去短短几年时间里,国产体育品牌经历了一个“爆炸式”增长过程。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中国体育品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借助消费者被激发起来的体育热情和商业赞助、广告营销以及之后的港股上市,许多体育品牌赢得了充足的资本,企业发展势头蒸蒸日上。

  在这一过程中,许多体育品牌在二、三线城市大量开设门店,一方面为港股上市提供“业绩”,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占领二、三线城市市场。

  2009年运动品牌李宁的收入规模超过运动用品巨头阿迪达斯,跃居中国体育用品市场第二名,与行业龙头耐克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

  “由于在迅速扩张过程当中不注重品牌特质的开发,导致了同质化竞争严重,现在过多的体育品牌门店扎堆,使得相互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这些门店当中也存在很多低效门店,经营和管理效益不佳。”网络营销专家姜云鹭说。

  根据今年李宁、安踏、特步、361度、匹克、动向六大服装品牌发布的半年报,今年上半年,6大品牌的总库存达37.21亿元,与去年底36.99亿元的总库存相比,有所增长。6大品牌中,虽然361度、动向的库存都有下降,但匹克的库存量仍不断上涨,与去年底相比,上半年库存已经涨至5.29亿元,涨幅25.65%。

  姜云鹭认为,体育品牌企业不仅面临同行业的同质化竞争压力,同时还受到休闲服饰的市场挤压。随着越来越多的时尚服装品牌出现,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实际上,在中国休闲服装品牌大量出现之前,国产体育品牌服装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部分休闲服饰的功能,现在休闲服装正逐渐分解运动品牌服装市场,加上电子商务的发展,很多低价格产品迎合了消费者的网购需求。

  深度调整期面临转型压力

  专家认为,要改变目前这种现状,企业首先应该明确自身定位,注重调整自身产品结构,增强产品特性。熊晓坤说,目前国产体育品牌面临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双重压力,一方面,众多国内体育品牌“同室操戈”,竞争激烈;另一方面,诸如耐克、阿迪等国际运动品牌正通过低价策略,进军二、三线市场,给国产体育品牌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国产品牌急需找准品牌定位,理清发展思路,调整产品的结构,通过提供具有个性化的产品来打响自己的品牌。

  其次,企业需要转变粗犷的发展模式,提升盈利能力。有专家指出,以李宁为代表的国产体育品牌的规模化扩张,大而不强的发展模式遭遇困境,体育品牌应该转变经营发展的战略。应放弃当前密集开店、数量取胜的粗犷发展模式;细分产品线,通过渠道、营销、服务等多种措施,提升单店盈利能力,真正做到既大又强。

  第三,应当结合当下的电子商务特点,改进营销方式。姜云鹭建议在网络和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当下,企业应该注重对电子商务的有效利用,多渠道整合经营。电子商务可以减轻营销链上的投入,降低服装最终的交付成本,从而形成价格上的优势。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