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中药材价格为何失控?
来源:北京商报  更新时间:2012/11/7 14:26:34   
>> 相关新闻链接
·团购步入“停业潮” 用户权益如何保 ·MSN就要“退休”了?
·央行再度逆回购2770亿 分析称年内降准几无可能 ·近30城微调公积金政策刺激楼市 需警惕房价上涨预
·限购致资金撤出楼市 万亿民间资金流入矿业 ·茅台五粮液两白酒巨头净利超上市家电企业总和
·人民币汇率9天8涨停 超半数服装公司报亏 ·加多宝2亿赌好声音 加大广告投入去王老吉化
·匹克今年来上千家门店关闭 被指难留住加盟商 ·调查称我国一罐奶粉钱在国外可买三四罐

  

  近年来,中药材涨声一片,致使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作用难以发挥。中药材从种植商到医院,每个流通环节都层层加码,雁过拔毛,不少消费者感到,高价位使得中药越来越“难吃”了。中药价位处于失控状态,原因何在?

  药农和中小药厂

  利润空间不大

  随着医改的步伐一步步加大,北京正式启动基本药物集中采购,药品价格将平均降低30%,但这些药品绝大部分是西药,不包含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中药饮片价格处于失控状态,价格下调暂无时间表。

  中药价位为何居高不下,济世药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张海谈到这个问题显得有些无奈:“中药饮片价格高,药农和药厂利润空间并不大。市场价格需要政府宏观调控,监管到位。”

  张海认为,在计划经济时代,药农按计划进行生产,种植的药材有人定量收购,药价并不高;而现在是由市场经济来调节。比如说,药农看某样药材非常紧俏,大量生产,结果供远大于求,第二年造成药材滞销,使得药农苦不堪言。种植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药材的种植需要宏观调控,要有计划进行。

  从药品生产角度讲,一些大的药厂都有自己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中间没有供应商这个流通环节;对于一些中小药厂,流通环节成本很高。张海举例,比如说河南,资产过亿的药厂只有10家,资产在亿元以下的药厂有260家。中小企业需要中药材采购平台,现在全国有17个医药采购平台,这远远不够,应该每个省都设一个医药采购平台以减少运输成本。“我们要去南方采购中药材,运输成本很高。”他说。

  流通环节层层加码

  药品价位连翻几番

  山东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副总裁苏俊岩曾经对记者表示,受中药材价格高位运行影响,种植药材的农户和中药企业没有受益,医药企业亦受打击,而流通环节受益最大。这一不合理现象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来自医药企业的采购环节,其间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利益网,造成中药材种植户很难直接与制药企业对接。

  据了解,不光是从药农到药厂,还有从药厂到医院的每个流通环节都要层层加码,其成本最终都转嫁给了消费者。

  一位有着近20年销售药品经历的医药代表向记者透露,中药材的流通环节是种植商(种植户)-供应商(批发商)-生产商(厂家)-医药公司-医院(药店)。其中,种植户获利很少,中药材供应商从种植商收购药材,至少会加成3倍;中药生产商从供应商批进药材,药品至少加成20%-30%;医药公司再从生产商批进药品,还要加价至少20%;然后到流通的终端医院和药店,还会加成15%。

  张海举例说,六味地黄丸里边的山茱萸,现在种植面积过大,20元一公斤,按照正常的流通价位,中药饮片进入商业领域加价10%,进入医院,加价15%,但是在医院远远不是这个加价的概念。目前,医院或者药店山茱萸的售价几乎不低于100元一公斤。

  记者特意走访了北京几家中医诊所和药店,调查山茱萸的价格;同仁堂2.6元/10克、一公斤260元;白云观中医诊所2.5元/10克、一公斤250元;金象大药房2.2/10克、一公斤220元;好得快平价药店1.6/10克、一公斤160元。诊所和药店此中药价位普遍居高不下。

  医生“临床费”

  变相提高中药价位

  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药代表还向记者说:“目前来看,‘医药分家’只是让医院在药品上不能加成,没有赚到钱,但医生还有‘临床费’,他们才是开处方的人,开什么药他们说了算。”他认为,“在医药流通环节的终端,医生监管是关键”。据了解,只要国家发改委定价高于18元的药品,不管中药、西药,在医院基本都存在“临床费”现象。

  “临床费”就是医生从医药公司拿的开出药品的回扣,行话叫医药医疗咨询费。在近日召开的第二届中美健康峰会上,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饶克勤表示:“54%的医生曾接受过药品回扣,还有39%的医务人员曾接受过医药公司的会议资助。” 据称,这一数据来自一项名为“透视医生调查”的研究。业内人士指出,“临床费”助长了中药价位居高不下。

  饶克勤认为,“要想遏制住药品回扣这股歪风,须打破‘医药养医’体制,同时要严格法律和制度的执行”。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说:“医患关系紧张,就医方而言,缺德非技术而是医德。”一些医生并不认为自己拿回扣的行为是失德行为,“工资待遇不高,现行制度‘逼良为娼’”。

  “改善医患关系,关键是我们的制度鼓励医者做什么样的人,解开医患关系‘死结’,既要从利益入手,更要导入职业道德与核心价值的正能量。” 饶克勤说。

  政府应宏观调控

  加强监管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药部主任罗扬认为:“中药材价位高有多方面原因,现在有的做矿业或者房地产业的商人把热钱投入中医药行业,人为地把中药的价位炒高了。” “因为中药材有生长周期,一旦遇到气候有变,中药材减产,便有商家囤积居奇,恶意炒作。中药材三七减产,有人炒到了100元一斤,这需要政府加强干预。”张海向记者透露。

  有消息称,商务部日前发布了“关于开展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的通知”,在河北保定市、安徽亳州市、四川成都市和广西玉林市开展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今后,中药材的“来龙去脉”就能够一目了然了。如何治理流通环节上的问题,彻底挤去多余的水分,让药价回归理性,业内普遍表示关注。

  据了解,这个系统将覆盖到中药材从生产到流通的各个环节,建设中药材从种植(养殖)、流通到饮片及中成药加工和使用的全过程追溯子系统。不仅各个试点城市的中药材交易环环相扣,还会有一个中央平台“统领大局”,汇集各试点地区追溯子系统的流通节点的全部信息,实现信息存储、过程监控、统计分析,以及全国范围跨区域实时追溯查询等功能。

  业内人士认为,中药材价位高需要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中医药管理局等多部门共同监管,遏制灰色收入,建立合理的价位运行机制。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