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新一轮贸易摩擦袭击“中国制造”
来源:新京报 更新时间:2012/10/30 8:31:17   
>> 相关新闻链接
·人社部:用工需求逐月下降 未现农民工返乡潮 ·铁道部:去年公益运输线路亏损700亿元
·政策"紧箍咒"趋紧 "全民PE"热潮难现近半关门 ·产能严重过剩 价格大战致铅蓄电池业迎“寒冬”
·韩媒称中国罗非鱼用粪便养大 养殖场气味刺鼻 ·“莫言醉”白酒商标被爆卖出千万 价格翻万倍(图
·分布式光伏可免费入网 普通用户可成发电供应商 ·外资超市今年表现跌份 在华迷失存三大症结
·房地产行业近五年年均利润30% 部分开发商超50% ·美国限制华为中兴暗藏猫腻 思科被指暗中作祟

  对中国外贸企业来说,今年的“寒冬”来得比以往更早一些。国际金融危机阴霾不散,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国外贸企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除国内成本上升、国外内需不振等客观因素外,中国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增多也成为影响出口的重要因素。不仅我国传统的贸易伙伴夹击中国商品,一些新兴经济体也加入其中,“中国制造”遭遇十面埋伏。

  贸易保护主义目前为何再次抬头?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对“中国制造”将产生怎样的影响?面对海外来势汹汹的一轮又一轮贸易保护措施,中国企业又应该如何应对?

  欧美打出“贸易牌”

  今年上半年,美国已对中国产品多次发起“双反”调查和“337调查”,大部分调查的产品都被施以贸易制裁。

  美国和欧盟,是中国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今年不约而同地选择打出“贸易牌”作为提振就业、拯救经济的法宝,“中国制造”成为他们攻击的靶子。

  美国商务部10月10日对华光伏双反案做出终裁,认定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光伏电池及组件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决定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虽然此案还需通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最终投票决定,但在业内看来几无翻盘可能。

  此前,欧盟也对上述产品进行了反倾销调查。此前中国商务部已派出代表团奔赴欧洲各国就此案与多方进行谈判,但有分析人士担心美国终裁会对欧盟的调查产生影响。

  光伏产品只是中国企业今年以来遭受美国贸易保护措施的一个缩影。日前举行的美国总统候选人辩论中,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再次成为双方互相攻击的目标。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抨击中国是“骗子”、“不遵守贸易规则”。现任总统奥巴马则反击称,他已经对华采取了措施,比如2009年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采取特保措施,征收为期3年的惩罚性关税;他还称,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已经显著上升,是其对中国施加了强大压力的结果。

  欧盟委员会今年8月宣布,将中国出口自行车及自行车零件征收的反倾销税延长至2016年;自9月中旬起,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瓷砖征收为期5年的惩罚性关税,最高税率为69.7%。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王天龙表示,本轮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增多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有很大关系。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低迷造成国内需求下降,导致失业率增高;为保护国内企业、增加就业,就会实行贸易保护,对其他国家商品提高进口门槛。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此前表示,最近美国一些政治人物对中美经贸关系说三道四,并采取了一些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这种出于政治需要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把国内矛盾转嫁给其他国家的做法将破坏两国经贸合作发展的氛围,搞不好会把中美经贸关系引入歧途。

  新兴经济体“跟风”

  除了欧美以外,印度、巴西、阿根廷、土耳其等国近期也频频向中国产品“发难”。

  不仅是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与中国的贸易摩擦也明显增多。据商务部消息,继欧美之后,印度反倾销局也将对中国出口的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印度太阳能制造商呼吁征收高达200%反倾销税;10月15日,墨西哥就中国纺织品和服装补贴政策提起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的磋商请求,指控中国通过减免部分所得税、增值税及地方税等方式对纺织品和服装企业进行了补贴,对墨西哥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墨西哥纺织企业一直在与中国企业竞争,向美国市场出口产品。

  此外,今年9月,秘鲁已针对来自中国的上釉墙面瓷砖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继阿根廷之后,拉美针对中国陶瓷行业发起的第二起反倾销调查。印度、巴西、阿根廷、土耳其等国近期也频频向中国产品“发难”,“中国制造”遭围攻。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共遭遇了18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特保等调查共计40起,同比增长了38%;涉案金额3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76%。从立案国别来看,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立案数量占总案件数的70%。

  王天龙认为,新兴市场针对中国的贸易救济措施增加,不排除“跟风”发达国家的嫌疑,但更深的原因则是存在竞争。“新兴市场与我国在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出口的产品也有很多趋同,具有替代性,因此他们通过这些措施来打压中国产品,维护本国利益”,他说,“但是各国资源禀赋不同,其实完全可以做到合作分工、优势互补”。

  部分企业亏损出货

  贸易摩擦对涉案企业影响较大,部分企业将丧失海外市场。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8424.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2%;其中出口增长7.4%,进口增长4.8%。这与年初制定的10%的增长目标仍有一定差距。虽然今年以来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影响下,9月份单月的外贸数据呈现企稳回升迹象,但无论是海关总署还是企业,都对未来的外贸态势表示谨慎。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郑跃声称,当前世界经济依然严峻,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在增多,我国出口产品也面临着贸易保护的壁垒,形势十分严峻。分析认为,贸易摩擦对涉案企业和产业影响较大,会导致出口的减少甚至被迫退出部分海外市场。此外,还将导致产业转移和出口市场的转移。

  英利能源董事长兼CEO苗连生此前表示,目前国内光伏企业都在亏损出货,比的是谁亏损的少,整个行业面临崩盘。而一些中小企业则表示,由于贸易壁垒提高等原因导致成本增加,部分国外订单已经向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转移。

  不过,专家普遍认为,虽然贸易摩擦呈增多趋势,但升级为“贸易战”的可能并不大。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表示,未来中美贸易摩擦有可能还会增加,但由于双方互为主要贸易伙伴,尽量会将争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理性解决。

  王天龙则认为,如果今后中日钓鱼岛争端持续升级,不排除发生贸易战的可能。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也表示,如果钓鱼岛事件进一步发酵,四季度中日双边贸易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商务部提醒国内外贸企业,应理性应对贸易摩擦。首先要冷静对待,积极应诉,摒弃不敢不愿打国际官司的畏难心理和“搭便车”心理;同时不要单打独斗,可组成应诉同盟,聘请专业的律师团队,按照相关国的要求,如实准备调查问卷和申请问卷的答复。此外,企业规避贸易摩擦的关键还是要加强自律,苦练内功。

  一方面,通过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价格,跳出低价竞争的圈子,变“以价取胜”为“以质取胜”。另一方面,要规范内部财务和管理流程,培养应对贸易摩擦的专业人才,建立和完善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避免一旦遭遇贸易摩擦就措手不及。

  新京报记者 沈玮青



责任编辑:cprpu
[1] [2]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