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政策"紧箍咒"趋紧 "全民PE"热潮难现近半关门
来源:中国证券报 更新时间:2012/10/29 15:50:25   
>> 相关新闻链接
·产能严重过剩 价格大战致铅蓄电池业迎“寒冬” ·韩媒称中国罗非鱼用粪便养大 养殖场气味刺鼻
·“莫言醉”白酒商标被爆卖出千万 价格翻万倍(图 ·分布式光伏可免费入网 普通用户可成发电供应商
·外资超市今年表现跌份 在华迷失存三大症结 ·房地产行业近五年年均利润30% 部分开发商超50%
·美国限制华为中兴暗藏猫腻 思科被指暗中作祟 ·经济衰退中的大赢家:好莱坞大赚外快
·经济转型面临“三明治陷阱”考验 ·中国远洋、中国铝业5年跌掉90% 中石油被称"世纪

  从曾经的“全民PE”热潮,到如今的谈PE色变,中国PE行业的急转直下,不过短短一年。盛宴过后,铅华褪尽。募资难、投资回报下滑、监管升级等一系列困难与挑战,似乎令PE的生存环境举步维艰。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2012年是近12年以来中国PE行业最坏的年份。电影《2012》的世界末日预言一度让人们神经紧张,但对于PE行业从业者来说,回首今年的PE市场,或许不是调侃预言,而是部分真实的感受。

  进退两难致近半PE关门

  2012年,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PE面临着募资难和退出难两大挑战。虽然据中国全年经济数据的发布还有一段时间,但就上半年的情况来看,经济下滑导致PE市场整体的募资数量同比下降了60.3%,金额同比下降了77%。

  投中集团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PE/VC行业成功募集资金数量高达503只,但进入2012年以后,市场遭遇募资困境,1-8月,已募资基金数量只有40只。不管人民币基金还是美元基金,募资上都出现大幅下滑。其中人民币基金从2011年的348亿美元募资额降到今年前8月的72亿美元;美元基金从2011年的44亿美元降到今年前8月的18亿美元。此外,LP与GP的关系变得有些微妙,不像两年前GP见LP有“初恋”的感觉,不少PE基金开始出现LP出资违约现象。

  经济形势严峻,加上证监会一系列新股发行改革的政策出台,导致IPO这一PE退出主导方式的退出回报的下滑趋势更加明显。尤其美元基金,2011年发展最高峰时期,投资回报率达到了将近8倍,但2012年第二季度投资回报率出现负数。人民币基金的IPO平均退出回报从最高峰时的10倍以上下降到目前的3倍左右。

  投中集团统计显示,上半年IPO退出数量达到148笔,VC/PE机构总计获得账面回报24.32亿美元,平均账面回报率为4.58倍。从平均账面回报率分布来看,小于3倍的案例占比高达66%。

  值得注意的是,几家在港交所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PE退出回报甚至出现亏损。6月18日,协众国际的上市给鼎晖及中信资本带来了-0.29倍、-0.30倍的账面退出回报。4月27日,九鼎投资退出中盛资源获得-0.22倍账面退出回报,这也是九鼎投资在港股的首笔退出。

  这也直接影响到投资领域。从投资来看,今年上半年投资数量同比下降了48.6%,投资金额下降了63%,大致上已经跌至了2010年的平均水平。

  进退两难的市场窘境,导致大批PE难以为继,不少中小PE甚至关门大吉。经纬创投创始合伙人张颖最近在微博上表示,今后超过50%的投资机构会关门大吉;超过70%的行业人员会“解甲归田”。

  近日,全国人大调研结果显示,截至2012年8月,全国共有5011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从业人员5.9万余人。而据私募股权研究机构估算,2011年,中国PE机构达到上万家。中科招商董事长单祥双曾公开表示,未来五年中国90%的PE机构会死掉。

  政策监管的“紧箍咒”

  10月2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备受关注的《证券投资基金法》(以下简称《基金法》)修订草案二审。

  多位研究私募股权投资的法律人士告诉记者,将PE纳入基金法监管可能成为方向。这也意味着,前期多家股权协会等联名上书无效。

  今年6月份《基金法》一审后公开征求意见,PE是否纳入监管引起激烈讨论。8月,25家创投行业协会,联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上书”,反对将PE特别是风险投资(VC)不加区分地纳入正在修订中的《基金法》。

  他们认为,作为《证券法》的下位法,《基金法》修订草案中对“证券”的定义违背了《证券法》,并将“证券”的界定权从国务院下放到证监会,这有可能导致相关机构受部门利益驱使任意界定“其他证券”的范围,以扩张监管权;其次,将VC/PE纳入基金法不符合分开立法的国际惯例;第三,将VC/PE和通常投资于二级市场的证券投资基金归并监管,有可能造成监管风险。

  事实上,多年来,由于私募股权投资的监管涉及多个部委,部委间权力和利益如何协调的问题始终未能解决,这导致PE监管无序。

  今年年初,对合伙制PE征收“40%的账面浮盈税”的传闻成为政策趋严的导火索。虽然国家税务总局出面辟谣,但厘清PE税率、清理各地方政府名目繁多的税收优惠政策成为国税部门的共识。而自去年以来,天津爆出多起PE非法集资案件,造成非常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决策层由此开始转向监管从严的政策方向。

  一些PE业界人士赞成监管,但反对过于严格。深创投董事长靳海涛认为,加强监管是好事,也是必要的,对PE行业发展有利,但是监管应该是在宽松的环境下进行,为行业发展留足空间。

  PE与被投企业的恩怨

  从俏江南、后谷咖啡、相宜本草再到雷士照明,创始人与投资人的博弈乃至碰撞不时发生,关于创始人与投资人关系的话题也随着雷士照明事件的发酵引发热议。

  雷士照明事件是今年一个持续事件最长、火药味最浓、关注度最高的创投圈里的事件。最先是创始人辞职,投资人走上前台;然后是关于创始人是否涉嫌“关联交易”双方各执一词;到双方通过媒体公开指责对方;再到最后又握手言和。

  雷士照明“创”与“投”的矛盾公开化再次让人们见识到投资人与创业者之间惊心动魄的博弈;而站在业界的角度来看,这一时点也为即将进入问题多发期的中国创投界提供了一个值得深思的案例。

  一位不具姓名的PE人士表示,民众倾向于同情弱者,投资机构过度干预创业者的经营管理更易引发不满。在一个情绪化且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投资人与创业者的分歧如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对于PE、创业者和企业都是很大的伤害。

  虽然投资方、企业双方都存在自身问题,但PE/VC与企业的关系是合作而不是博弈,不至于对簿公堂。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的进步与成长是以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为前提的,PE/VC是帮助企业获得做大做强的机会,从而实现良好的投资回报的行业。如果这个生态体系被打破,PE/VC也将无法生存。

  中国市场在不断地变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总会出现偏差,这时候要做相应的改变,这就需要双方在投资过程中不断地交流,并做出调整。各司其职、各取所需,这就是创始人与投资人应该达成的平衡。只有双方的利益和战略眼光一致,保持利益平衡才能避免冲突,携手做大企业。

 

 



责任编辑:cprpi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