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更经花’未必是好事”
记者:有人说货币超发是“劫贫济富的隐形税负”,你怎么看?
陆军:如果货币增速过快带来严重的通胀,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是“不合理的货币超发”,这进而就会造成收入的再分配。普通老百姓收入不高,通常把为数不多的闲钱存在银行,一旦通货膨胀,财富立马缩水。富人却有其他的财富保值方式,投资房地产、收藏品等等,不仅保值,甚至还有可能跑赢通胀。
经济不能太热,太热了会通胀;也不能太冷,太冷了就没就业岗位,很纠结。财富分配不公是个“分蛋糕”的问题,只要有一定的经济增长,各个阶层多少都能分到点;失业率高对弱势群体来说却是个“有没有蛋糕”的问题了,“有饭吃”总比“没饭吃”好。
记者:也就是说,“钱越来越经花”未必是好事?
陆军:有些国家经济不景气、不增长,所以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通胀,比如日本,研究表明,适量的通胀对日本经济有好处。物价跌未必是好事,说明需求不旺;但物价也不能涨得太快。
横向对比各发展中国家去年的通胀率:巴西约为5%,南非约为6%,越南18%,阿根廷超过20%……中国去年的通胀率是4.5%,在继续保持高增长的同时通胀率也控制得不错。
其实,发达国家没那么好,我们也没那么差。你看现在的欧洲,西班牙和希腊的失业率都超过10%,西班牙年轻人的失业率高达20%。在欧洲,不少顶级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找工作也困难,而从我们中大岭南学院应届毕业生今年的就业情况来看,几乎都找到了很不错的工作。
叶檀:
稀释全民财富为国企堵漏
金融衍生品猛于货币超发
经济学家叶檀长期关注货币超发问题,她曾指出:“央行试图用低息甚至零利率再贷款等隐性通胀办法,解决中国的隐性财政赤字。”
“1989年~2003年,累计补贴国企亏损5632.45亿元。工行、农行在剥离不良资产时,分别与财政部建立了损失类贷款2460亿元和8000多亿元的共管账户……事实上,在改革过程中,我们不断用量化宽松的货币稀释全民财富为国有企业堵漏。”
关于中美货币供应量的问题,叶檀也曾撰文解析,在她看来,货币超发在中国固然是个大问题,但美国的“货币量/GDP比”看似极低,却另有更大的危机:金融衍生品泛滥。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前后,美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规模竟然是其GDP的40倍。
“可怕的数字!可见,美国的纸面货币比中国只多不少,如果中国未来发展金融衍生品,则账面上的货币不知道会是今天的几倍。美国的金融衍生品财富不进行消费倒也罢了,一旦纸面财富进入真实消费领域,泡沫不崩溃才怪。”(文/表 本报记者 张强)
数据表明:
“货币超发”未必造成通胀
物价下跌或伴随增长放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保持两位数的货币增发率,货币增发速度始终快于GDP的增速。
※1984年,我国广义货币增长率高达39.12%,但通胀率只有2.75%,且实现了15.18%的高增长。
※1994年,我国广义货币增长率高达34.53%,通胀率同步高至惊人的24.09%,经济增长率也高达13.09%。
※1998年~1999年,我国广义货币增长率急剧放缓,物价下跌,但经济增速为1990年以来最低。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