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差距过大是转型中的难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差距的确在不断扩大。
以基尼系数为衡量指标,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基尼系数为0.3,到了2010年达到0.48,现在接近0.5。从基尼系数的变化中,至少说明一个问题:我国收入差距增大的趋势没有完全控制住。
收入差距的产生,可以通过以下因素来分析。
第一,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劳动力、生产要素的流动带来了收入水平的变动,这种变动带来了收入差距。
第二,在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是相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收入差距是被严格控制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决定机制更加微观化,生产要素的贡献对收入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明显。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收入的变动和差距的产生。
此外,我国的转型目前没有彻底完成,生产要素、资源等仍然存在行政或者行业垄断,市场分割的情况明显存在。这也扩大了收入差距。
应该说,收入差距过大是不少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面对的问题。发达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尤其是在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之前也曾经历过。这是转型中的难题,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是当政府意识到这个问题,就应该采取措施来改善,而不是任其扩大。
收入差距过大的解决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它需要长期的宏观政策加以关注。事实上,现在不少相对成熟的发达国家,税前收入差距也是很大的,比如英国,税前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5。
具体到我国,政府应该从公众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的解决入手,如要解决因为行业差异、以权谋私的腐败带来的收入差距,要通过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完善,给低收入人群更多的希望等等。
(本报记者 苗 苗采访整理)(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李 实)
分蛋糕不是均贫富
保护和鼓励适当的收入差距,警惕和避免差距扩大化的趋势,只有坚持分配问题上的辩证法,我们才能兼顾公平与效率,共创和谐与繁荣
收入与分配,既是社会热点,也是民生焦点,百姓十分关注,各界也很关心。
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实力明显提升,国民生活明显改善。与此同时,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人群之间,收入差距的实例,出现在统计数据里,呈现在日常生活中。
收入差距的出现,是打破平均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现实。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激发了创造的热情,点燃了创业的激情,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没有合理的收入差距,就没有社会向前的动力,就没有改革开放的硕果,就没有民族复兴的未来。
“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明了经济发展的目的。大家都贫穷,或者贫富差距大,都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在发展生产力基础上,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0多年来,我们既创造了发展经济的奇迹,也创造了消除贫困的奇迹,为全世界所认可和瞩目。当然,我们也必须正视收入差距扩大的现实,正视这一现实背后的深层矛盾。
正确看待合理差距,遏制差距扩大趋势,这是面对收入差距的辩证法。抓住当前主要矛盾,重点提高居民收入、劳动报酬两个比重,这也是面对收入差距的辩证法。
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各级政府对此要高度重视。
应该把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统一起来。减轻农民负担,缩小城乡差距;转移财政支付,缩小东西差距;改革垄断行业,缩小行业差距;完善个税制度,缩小贫富差距……我们始终在一边做大蛋糕,一边分好蛋糕。
应该把合理的收入差距与贫富悬殊区别开来。完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是项复杂工程,涉及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多个环节,不能简单均分了之。假如真的均贫富,走“大锅饭”老路,我们将失去改革开放的动力,也将失去持续发展的活力。
保护和鼓励适当的收入差距,警惕和避免差距扩大化的趋势,只有坚持分配问题上的辩证法,我们才能兼顾公平与效率,共创和谐与繁荣。(天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