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冤是要喊的,就像有疼必须叫出来,这是本能反应。但本周发生的一些事情,却让人看不懂喊冤的人是真冤还是假冤,是真疼还是装疼。
最有代表性的事件是,两个月前深陷“假洋品牌”漩涡的达芬奇家居,又成为媒体关注对象。这次达芬奇看上去真的有点冤,广东顺德有家名字中也含有“达芬奇”三个字的家具生产企业,广东卫视在曝光顺德这家企业以低廉成本生产假名牌时,出示了手写的“达芬奇顺德分公司”订单,由此达芬奇认为记者在故意诱导工人栽赃“达芬奇”,在表示要追究企业责任的同时,还要起诉媒体。
达芬奇家居品牌注册在先,追究名字内含“达芬奇”三字企业的商标侵权责任,可以理解,但要起诉媒体,想不出达芬奇家居下的是什么棋。除非达芬奇家居能证实,出现在电视画面里的“达芬奇顺德分公司”订单是记者伪造的,那么媒体应该被起诉;而如果订单是涉嫌侵权企业自身的,仅仅因为镜头对准了这张订单就认为记者要栽赃“达芬奇”,只能说这是“被迫害妄想症”的体现。
本周感觉最冤的人,李开复当属其中之一,他躺着中枪,被“打假斗士”方舟子盯上了。方发表微博质疑李开复自传中“卡内基·梅隆里最年轻的副教授”的描述不准确,李则在第一时间指出方的质疑有八条“不实”之处,几个回合下来,网友们总算从一头雾水中走出来了,争议的核心在于怎么理解“最年轻”的说法和“副教授”的定义。
有网友称,方舟子这次质疑李开复,和上次质疑唐骏还是有区别的,唐骏是把零分说成了100分,而李开复是把90分说成了100分。如果事实真可以这么形容,李开复这次的确被冤枉得厉害,把90分说成100分,在这个时代,可能已经算是诚实的人了。
喊冤要事出有因,更要喊对人,对待真冤,就要一追到底,直到把自己洗白。而对那些似有似无的扣帽子行为,其实也没必要喊冤,态度云淡风轻一些,既有利于证明自己,也会为自己赢得形象分。相信群众的眼睛,他们知道谁在表演。(韩浩月)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