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入世十年 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高不高?
来源:北京商报  更新时间:2011/11/29 15:56:43   
>> 相关新闻链接
·中国光伏企业"自卫战" ·中移动河北投300亿建“无线城市群”
·光伏企业现大面积亏损 尚德三季度净亏超1亿美元 ·10万亿元蛋糕砸向七大新兴产业
·棉纺行业:最困难的时期还没到 ·高端装备为制造业补脑
·文化产业:民企投资的下一个“金矿” ·“河北制造”质量竞争力提升
·制造业:回流西方,冲击中国 ·“冬天”里的中国光伏企业:春天是否还远?
    编者按:任何一项制度安排都是红利和机会成本共生的“双刃剑”,入世亦不例外。毫无疑问,入世成就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在这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变得更具竞争力了吗?“入世红利”是否增加了经济转型的阻力?中国企业家是否藉此具备了“契约精神和规则意识”?中国经济“过度开放”还是“开放不足”?为此,本报特别策划了《激辩入世十年》,将不同甚至是针锋相对的观点引入辩论,惟愿如刀锋一样的观点能够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多有裨益。正如蔡元培所说,多歧为贵,不取苟同。

对话嘉宾

李小磊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

郑 文 文化部外联局文化贸易处处长

陈少峰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陈黎明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研究员

肖永亮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

张 宇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总经理

贾 伟 洛可可设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一刻未息,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推动文化创新、打造与世界融合的大国文化气质成为中国文化市场各方追求的目标。入世十年,我国在打造先进文化的进程中收获颇多,与世界多元文化的接触交流日益频繁。在“走出去”和“引进来”中,我们是否形成了与中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我们在版权、文化产业发展上有无实质性突破?

关键词:文化接触

    我国与世界的文化接触不断增多。而在这种接触与融合过程中,我们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还是吸收与创新并举?

正方

“文化市场逐渐与国际接轨”

    李小磊:入世十年来,我国在WTO框架下已经大大降低了对国外的文化产品、文化企业,甚至文化热钱的准入门槛。

    同时,政府也在按照WTO规定,规范国内的文化市场,尤其是加大了对版权保护的力度。

    可以说,目前我国的文化市场正在逐渐与国际接轨。

    郑文:目前文化市场有着极大的资本优势。一方面,国内市场中很多产业的资金正在转向文化产业,而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快速增长,也促使海外资金青睐中国市场,吸引了大量国外大型文化集团资源。

反方

“文化接触只停留在皮毛”

    张宇:我们在“拿来”时,不能简单地鹦鹉学舌,而是要把中国人的创造加入其中。以音乐剧为例,此前我们引进来的音乐剧屡屡在市场碰壁,是因为没有学习国外成功的产业模式。只学到了表皮,没有学到精髓。我们在“拿来”时,也不能抱着狂赚一笔就收场的态度,而是从中学习国外的经验,培育自己的文化市场。

    贾伟:中国仍然处在学习型创新阶段,也就是从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学习中,发掘适合自己的经验,并为我所用,这是一种低层次的创新学习。中国现在需要根本性的创新,也就是人才的创新。我们要建立一套人才发掘体系,推动人才标杆建设。人才的创新培养,将是中国最终实现自主创新的核心动力。

关键词:版权意识

    入世后,中国文化市场最深的触动莫过于国外强烈的版权保护意识和发达的版权管理措施。十年来,我们从引进版权到保护自身知识产权方面,已经取得较快发展,但其发展成果对中外文化交流与贸易的推动力有多大?

正方

“版权意识已经觉醒”

    肖永亮:入世十年,中国在版权理念上开始形成一套完整的双向交流体系。一方面,中国通过对国外的学习,更加了解版权的国际惯例,从而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更加重视。这体现在市场对于作品版权的保护,动漫形象授权的重视等方面。另一方面,中国也加强了自有版权的输出,让国有文化产品的附加值日益凸显。此外,中国市场对于盗版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很多消费者开始习惯对优秀的文化产品进行正版消费,注重文化体验,自觉疏远盗版。

    陈黎明:入世后,在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领域中,图书版权的“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成绩最为突出。从数据统计可以看出,无论是图书数量还是图书品种都有大幅提高。以作家莫言为例,他已经成为十年来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典型案例,目前有几百部图书的版权被海外购买,其个人在国外已经成为品牌。就版权引进而言,中国也很成功,现在大众类图书30%都是外国版权图书。原来顾忌中国盗版问题的国家、作家和出版社都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如《百年孤独》的作家马尔克斯曾经不愿让其作品进入中国,但今年也被引进,所以中国的版权意识已经觉醒,而且有目共睹。

反方

“版权未成为国家核心利益”

    陈少峰:文化最大的影响力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影响精英,一个是影响未成年人。影响精英是影响现代,而影响未成年人则是影响未来。目前我国版权贸易的影响力太小,进口的很多内容,甚至是山寨的内容,影响的都是我国的未成年人,而我们出口的内容则是影响他国的成年人。我们在版权贸易中虽然影响到国外的成年人,但不足以影响国外的精英群体,或者是对精英群体影响力不够大,对未成年的影响力则更小。目前国外电影在中国一年可以获得15亿元的票房,而中国在国外的票房仅有几个亿。

    郑文:我们在2008年策划奥运会开幕式时,一开始就面临一个问题: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比如说雅典奥运会,一亮相就引来一片喝彩,因为很多国家对希腊的故事、对雅典的故事都非常了解。但是,他们对于我们的故事则完全陌生。因此,怎么能够把我们的故事讲好,用国际语言讲中国故事,这一直是我们“走出去”的考题。目前我们有内容,但是没有产品,我们有资本,但是没有资本运作的模式,往往造成我们的内容资源被他国使用,比如说《花木兰》、《功夫熊猫》,甚至很多《三国》小故事。

关键词:市场化程度

    十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在这背后,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如何,是实现了全面市场化还是虚火过旺?

正方

“多个领域打破传统桎梏”

    陈少峰:从投资来讲,目前我国很多文化企业都是值得投资的。其中,转企改制的企业优势在于丰富的资源基础和经营经验,而民营企业经过多年积累也已经走向成熟,在股权投资方面有不错的表现。从消费来讲,国内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可消费的文化产品也有大幅增长,文化市场在逐渐扩容中。

    郑文:以前我们的主要工作是通过政府渠道往外派团,现在则更看重通过商业渠道促进文化企业“走出去”。现在有个提法叫做“文化交流与对外文化贸易并重”。世界上主要的文化大国、强国都是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并重,政府间文化交流的成分越来越少,主要通过商业渠道,包括美国、日本都是大量通过商业渠道来传播文化的。

反方

“无法实现全面的市场化”

    肖永亮:中国文化市场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因此无法实现全面的市场化。以动画产业为例,往往动漫产品对于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强调过多,导致企业对政府产生依赖性,不能完全参与市场的自由竞争。真正的市场化是要用好的产品,通过竞争来实现价值。政府所做的工作就是搭建好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平台,不要过度介入产业的市场发展规律。让文化产品脱离狭隘的文化保护主义,迈开大步自由竞争。

    陈黎明:中国的出版社经历一系列的兼并重组、转企改制后在市场化方面进步迅速。但要注意的是,虽然我们的出版市场在硬件上提升很快,但在软件的配套建设上却没有跟上来。(商报记者 崔吕萍 姚钰珂 陈杰)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