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的承认,利比亚过渡委员会已经顺利得到了联合国安理会全部五大常任理事国的承认;阿卜杜勒·贾利勒(Mustafa Abdul Jalil)业已抵达的黎波里。利比亚当地局势看似正在尘埃落定,各国商业利益的代表,正在一批又一批的返回利比亚。有的是因为之前的商业活动被战争打断而返回收拾残局的原驻利人员;另一些则是遇险而行的新掘金者。
中国在利比亚战前承包工程达180多亿美元,利比亚战后重建需要支出约5000亿美元,而利比亚也曾一度是中国十大石油进口来源国之一。无论是重返利比亚,在重建中获取商机,还是从长远来在利比亚建立稳定的石油供应,中国目前处于重返利比亚的一个关键时刻。
当前利比亚经商环境的第一大问题,即是复杂的政治局面与动荡的社会。战后利比亚的贸易与投资实质上是一种利益的再分配。而当地各方势力利益分配的改变,中国企业重返或者新进利比亚,无法避免当地利益再分配的现实。但要获取商机,也不能在当地战后利益再分配的乱局中退缩。了解和洞察当地政治,维护并开拓商业利润,是企业制胜的素质之一。在对这一问题的应对上,依托本国政府,或咨询相关的机构,聘用对利国战争有涉入的各种智库,顾问,及专家等等,企业都可以考虑。其中,如 摩立特 。
对于较大规模的国企,尤其是经营内容涉及能源,通讯,及公路与机场基建等与利比亚本国战略利益息息相关的行业,可能面临着利比亚新政府出于政治原因的掣肘。由于中国不是利比亚过渡委员会武装力量的支持者,包括其掌控的阿拉伯海湾石油公司(Arabian Gulf Oil Company/AGOC)在内的各反卡扎非派代表,已经几次公开指明,来自中国的企业将不受欢迎。西方国家的各种势力在此次战争中涉入较深,并且对利国政局的走势,仍然掌握着较大主动权。因此,西方同行业公司在争取政府执照,及在各种看似公开的招标中短期内会坐拥各种隐形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卡扎菲倒台前,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CNPCI)于2009年欲以每股10加元的价格,收购加拿大Verenex油企的例子。Verenex早在多年前进入利比亚市场初期,就曾经深陷各种腐败谜团,而当该公司于2009年4月批准对中国出售该公司时,却神秘地遭到利比亚政府的阻挠。
利比亚各种基础设施的落后,再加上战乱的破坏,以及当地独特的文化等等,都需要中国企业改变在国内的一套经商手段,在入乡随俗方面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利比亚反卡扎非军队领袖、其堂兄掌控利比亚国家商业银行(Libya s National Commercial Bank)的艾哈穆德·沙巴尼(Ahmed Shebani)对中国民营企业建议:“利比亚的互联网普及率低于2%,大多数利国商人也还不习惯银行贷款,而是手持现金前往中国或迪拜当场交易,之后紧张的在港口等待货柜的抵达。而且,了解和尊重利比亚人的文化极为重要,在利比亚,人们通常是先前往对方家中,首先问候各自的家人和骆驼,几次来往奠定友谊后,才开始谈生意。连阿拉伯语都不会说的中国商人,用Email交往,且急功近利的希望敲定合同的方式方法,在利比亚行不通 尊重我们的国家和文化,让我们的人民从对华商贸中共同获利,我相信,20年之内,利比亚将迎来中国企业独霸的未来。”换句话说,中国企业必须改变固守已经习惯了的经商方式。在与利比亚经贸中,广泛征用阿拉伯语熟练的人才并扩招当地员工;积极了解并尊重利国文化;注意企业社会责任(CRS);主动并积极的推进当地人的富裕。
据初步预估,重建利比亚需要5000亿美元左右,利比亚百废待兴,几乎需要“一切商品与一切服务” 。作为世界十大石油出口国之一,利比亚有着几乎是全世界最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同时正因战争的毁灭,而成为了最新近的“饥渴经济体”。虽然动荡的政局,相对混乱的社会局面,复杂的各国各方势力,大国博弈的余波,以及腐败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利比亚沦为所谓的“高风险”市场。而高风险的同时,也意味着种种的高回报。只有最顽强,大胆,和智慧的企业,才配在这片土地盈利。战后的利比亚,是名副其实的“弱者的地狱,和强者的天堂”。
本文作者为英伦在线智库(TalkTone)资深分析员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