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8个重点领域,100个招商项目。9月7日,在福建厦门召开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我省举办了一场名为“新兴产业对接会”的活动。
会上,作为我省在本届投洽会上吸引外资的主角,一批涉及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项目齐刷刷向国内外客商抛出“绣球”。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投资,后天的产业。
聚焦本届投洽会上河北产业招商“主角”的新意所在,不难看出我省借战略性新兴产业催动科学发展、经济转型的匠心所在。
“同辉”、“晶龙”的期待:突破从产品到商品的“最后一公里”
9月7日,厦门海景千禧大酒店多功能厅内,前来参加河北省“新兴产业对接会”的国内外客商打开会议桌上摆放的《河北省新兴产业招商合作项目》,一眼就会看到位居首页的“石家庄同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ED半导体照明项目”。
这个项目不仅在招商资料中位置醒目,在随后省工信厅巡视员陶胜利重点介绍的四个项目中,它也位列其中。“项目总投资15亿元”,“预计年均销售收入12亿元,净利润2.4亿元”,“以货币资金增资扩股,融资3.25亿元,用以在现有基础上扩大规模,达到规模效应”……
翻看项目详细介绍资料,记者注意到,除了投资额与回报率数目可观,项目的合作方式与合作目的也耐人寻味。“这个项目在河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省工信厅电子处处长武吉华坦言。
据介绍,位于鹿泉经济开发区的同辉公司LED半导体照明项目是中电科13所与我省重点合作的电子信息产业项目。虽然目前第一期设备生产线已实现批量生产,但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同行急剧扩张的现实面前,规模小成为制约该企业发展的瓶颈。“我省电子信息产业不乏技术领先的产品,但缺少实现规模化生产,最终占领较多市场份额的商品。”武吉华表示,省工信厅全力扶持同辉公司的目的,就是要打通同辉公司产品变商品的“最后一公里”,“这也是我省很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样面临的问题。”
此前,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信息产业升级工程,重点推进LED、光电转换、通信、导航等芯片设计及生产制造,带动硅外延材料、集成电路及芯片封装应用等相关产业发展”。
同辉吸引外资以扩大生产规模,是全省信息产业升级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发现,在我省推出的百项新兴产业招商合作项目中,与同辉一道位列“新一代信息产业”板块的,还有单晶硅生产巨头晶龙的“身影”。
与同辉不同的是,它要寻求合作的项目,不在生产环节,而在应用领域。
由邢台晶龙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发布的“2MWP高效单晶硅光伏发电示范工程项目”,是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金太阳光伏发电示范工程的项目,内容为“利用单位现有建筑屋顶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光电转换,所发电量自发自用”。“目前太阳能光伏产业成为各地投资的热点,但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产业风险也在加大。”武吉华担心,“一旦国外的市场大门关闭,这些企业该何去何从?”
数据显示,光伏产业占据我省信息产业的三成,论产能、规模,在全国排名数一数二,产业链比较完整,但业内人士认为,因为我国光伏产业原料、市场均在国外,产业面临的国际性不确定因素较多,市场风险自然也随之增大。“当务之急,是加快太阳能光伏产品国内应用步伐,跻身国内主流的电力消费市场。”他认为,晶龙的这一项目是打开光伏产业国内市场的一种尝试。
“标正”、“华电”的目标:实现河北高端数控机床生产“零”的突破
“这个项目,可是引财又引智。”9月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省工信厅装备工业处调研员乔庆祥告诉记者,保定标正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年产30亿元机床工业园项目之所以作为重点项目向国内外客商进行推介,是因为“它能填补我省高端数控机床空白。”
据介绍,保定标正公司是国内组合机床主机生产及其通用动力部件制造行业的主要厂家之一,机床工业园项目除了拟建设机床新厂区,还要建设河北省精密数控专用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及军工、航空、装备制造等行业的发展,高端机床需求不断增加。据统计,目前我国国产组合机床需求量达2.45万台,而我国每年大约生产7000台,其中数控化率不到10%,缺口为1.75万台。
一方面是我国中高档数控机床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却是我省高端数控机床生产的长期“缺席”。据省工信厅介绍,目前我省机床企业大都做一些小型机床的改造,原创能力不足。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邢台华电数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高端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产业化项目”,也展现出了自己的雄心——— 拟通过合资或合作方式,一期建设7条数控设备现代化生产线,二期建设工业机器人加工中心和现代化生产流水线,实现HDNC系列工业机器人批量生产。
薄弱的产业基础,成长中的企业新秀,能否获得投资者的青睐?
面对记者的疑问,乔庆祥信心十足:“盐碱地上好耕种,一张白纸好画图。”
他认为,省政府把高端装备制造工程作为全省重点培育的八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而工业智能装备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有省里的支持,相信这些具有高成长性的项目,很快就能找到“知音”。
在此之前,这些项目在投洽会进行了网上发布。
邢台华电数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国斌介绍,截至目前已接到好几个表达合作意向的客商电话。“这些企业中有台湾业内知名公司,有来自北京的投资公司,也有省内主业相近的企业,接下来他们将对项目做进一步了解。”孙国斌告诉记者,他希望能尽快筛选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以实现企业数控机床生产、工业机器人研发、生产、销售迈上新台阶。
“山海关”的重任:以山船重工为龙头,打造船舶配套产业集群
作为此次我省重点推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山海关临港工业园区建设船舶配套产业园一期项目”之所以引发与会者的关注,除了项目总投资57亿元数额巨大外,关键之处在于这个项目还承载着我省发展海洋经济产业的重任。
据了解,该项目欲紧密依托我省船舶配套产业发展规划,为承载山船重工200万吨造船和400艘修船项目的配套协力企业提供建设平台,同时面向环渤海地带及我国北方船舶制造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山船重工山海关船厂造船、修船都需要大量的配套零部件,但绝大部分核心部件都要从省外甚至国外调运。我省能做的大都是小管件、阀门等。”乔庆祥说,河北是钢铁产业大省,船用钢的生产技术已不成问题,“河北钢铁集团都能做,我们应该用好这个‘聚宝盆’,围绕龙头,聚集产业,发展自己的配套产业园。”
据山海关临港工业园区管委会有关人士介绍,该项目重点引进发展三大类船舶配套企业:第一大类是船舶机电仪器类配套企业,如低速大马力柴油机、曲轴等;第二大类是船舶配套物流企业,如船用钢材切割配送中心、管件加工配送中心等;第三大类是中间产品配套,如上层建筑成品专业生产商、供应商、巨型船体总段供应商等。
从简单配套加工到提供核心部件,从过去的小打小闹到“一条龙”式的全方位服务,山海关临港工业园区希望借助投洽会这一平台,展示优势,吸引投资,以打造船舶配套产业集群。
据省工信厅介绍,此次项目对接会,我省共推出海洋经济产业项目6项,无论是秦皇岛年产2MW海上风力发电整机项目,乐亭县10万吨级散货船制造项目,还是其他海水淡化设备生产项目,都宣告着同样的主题:河北发展海洋经济产业的大门始终向国内外客商敞开着。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