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 详细] |
 |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 详细] |
 |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 详细] |
 |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 详细] |
 |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 详细] |
 |
|
|
|
|
|
|
广药集团拟成立新实体公司运营“王老吉”品牌 |
来源:河北日报 更新时间:2011/9/7 9:05:45 |
 |
>> 相关新闻链接 |
|
|
|
广药集团有意成立运营“王老吉”品牌的新实体公司。8月28日,这一消息首度得到广药集团的证实。广药集团副总经理施少斌表示,广药集团确实有计划专门组建一个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其主营业务为商贸、股权投资、品牌授权、品牌租赁和市场推广。 据新华社
【前世今生】
百年老字号王老吉
清朝道光年间(约1828年),王泽邦于广州初创王老吉凉茶。其后王泽邦的三个儿子在广州开设了凉茶店,市场销售从两广扩大到湖南、湖北、江西、上海等地,相继传入了东南亚各国乃至美国。王泽邦去世后,第三代传人将凉茶店开到了香港、澳门,并将王老吉“橘红底杭线葫芦”进行商标注册,成为第一个注册的华商商标。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王老吉被一分为二,广州王老吉凉茶被收归国有。后来,广州复办一批传统老字号药厂,王老吉品牌也在恢复之列,于是形成了穗港两地同时有王老吉品牌药品的特殊情况。
香港的王老吉品牌仍由王泽邦后人传承。1993年,王氏后人王健仪出任经营王老吉香港及海外业务的香港王老吉国际公司执行董事,并持有该公司三分之一的股权。
简单来说,内地王老吉品牌属于广药集团,而香港王老吉拥有中国香港及海外的商标注册权。
【品牌争端】
红绿“王老吉”
1995年,广药集团将红色罐装王老吉商标授权给香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而广药自己生产绿色利乐包装的王老吉凉茶。
香港鸿道集团专门成立了加多宝集团来运作红罐王老吉的生产销售,先后在广东东莞、浙江绍兴、福建石狮和北京设加工基地。2003年针对红罐王老吉广告投入1个多亿,伴随“怕上火喝王老吉”的著名广告语以及主打酒店餐饮、中高档娱乐场所的营销策略,红色罐装王老吉迅速打开市场,2003年销售额由2002年的1亿多元猛增至6亿元。10多年间,加多宝将红罐王老吉从一个区域品牌发展为家喻户晓的全国品牌,年销售额突破百亿。
王老吉的品牌崛起,让广药集团重新审视它的品牌价值,广药对上世纪90年代中就已上市、销量较低的绿色盒装的王老吉凉茶进行再度包装,并对口感进行了改良,同时不惜血本进行广告宣传。“王老吉也有盒装”迅速蔓延开来,2007年“绿包”王老吉销售额达到7.1亿元,迅速占领超市的货架、便利店后,开始进入红罐的传统领地——— 餐馆、酒店以及娱乐场所,红绿“王老吉”市场冲突渐起并日趋激烈。
今年3月,红绿之争升级,广药开始将王老吉品牌授作他用。而此次力推“大健康产业战略”,被视作广药独资运作王老吉的意图表露,红绿王老吉或将彻底走向“决裂”。
【专家观点】
“商标的所有权实际上完全掌握在广州王老吉手中,而加多宝得到的只是租借使用的权利,这种运作方式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无论租约何时到期,只要采取租借这种形式,本身就隐含着利益被损害的可能性。”
“商标是一个复合概念,一个完整的品牌商标由多部分组成,一般来说有字体、文字、图形、外观设计等等。在王老吉红绿分割的商标划界中,双方只是约定了红罐王老吉的商标使用权归加多宝,却没有规定哪些权利共享,哪些只能专属,造成广药王老吉在商标使用上可以轻易搭便车。”
(本报见习记者李冬云综合)
责任编辑:cprpu |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