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国内国际知名服装品牌的产品被指含有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的NPE从何而来?能否通过技术手段消解?消费者又该如何防范?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省内有关专家———
□本报记者 郭 伟本报见习记者 谷晓哲
NPE已有无害替代品,商家因成本考虑弃之不用
“NPE学名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就是常用的化学添加剂,由于化学效果好、价格便宜,在服装加工、洗涤用品的生产中被大量使用。我们日常穿的衣服、生活中使用的洗衣粉里都很可能含有该类物质。”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副教授姚继明介绍,为了保证成品衣服的柔软、光滑、防皱免烫、不易褪色,厂家在原材料加工的过程中会使用到染料、柔软剂、精炼剂等近20种助剂,这些助剂中大都添加有NPE成分,因此成品衣服中残留NPE的可能性很大。而衣服上的NPE残留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进入人体,会影响人体的生殖系统,而且它很难降解,一旦进入到环境中,还会对生态环境系统造成损害。
姚继明表示,目前已经有环保无害的“异构醇类表面活性剂”可以取代NPE,但该替代品价格要高于NPE,而且使用该物质对于厂家的技术水平要求也较高,大部分企业出于成本和操作方便的考虑,弃之不用。但只要服装生产企业在衣服的加工过程中选用环保的化工原料,NPE残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功能性服装“毒性”强
姚继明介绍,除了NPE,服装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受污染的机会还有很多。很多服装的原材料比如棉花,如果在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杀虫剂,即使经过多次加工,也会有少量农药残留,皮肤经常接触也会造成伤害。此外,在衣服染色和防缩水处理的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染料、固色剂和整理剂会含有甲醛、可分解芳香胺等诱发皮肤过敏、呼吸道疾病甚至致癌的物质及重金属离子。
对此,姚继明建议,消费者不要盲目追求衣服的多功能,不论是棉麻还是涤纶材质的衣服,功能越多,加工程序越多,使用的化工原料就越多,感染有毒物质的几率越大。消费者在挑选服装尤其是贴身内衣和童装时,应尽量选择染色剂使用较少的浅色服装,新买回去的衣服在穿之前最好洗一遍,“因为NPE的水溶性很好,通过水洗可以去除大部分的残留有害物质。”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