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降价药换“马甲”高价“重生”?
来源:燕赵都市报 更新时间:2011/9/5 9:43:06   
>> 相关新闻链接
·调控令见效中药材“退烧” ·今年中秋与去年比100元少买多少必需品?
·揭秘“卡片时代”制卡企业的生存现状 ·美药管局批准辉瑞肺癌新药上市
·王府井将再添七大商业建筑 ·“棉花掌”到“棉花套” 纺企损失惨重
·河北港口首次全国做广告映射港口业模式生变 ·钢铁业利润两极分化 部分民企效益跑赢国企
·小宾馆如何夹缝中求生 ·学者认为今年中国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生存困境

核心提示
    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从9月1日起降低部分激素、调节内分泌类和神经系统类等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共涉及82个品种、4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为14%。这是发改委今年第二次对药品进行降价,也是近13年来的第28次药品降价。此次价格调整对日费用高的药品加大了降价力度、对日费用低的药品少降价或不降价,保证价格相对低廉药品的生产供应;对专利等创新型药品适当控制降价幅度,以鼓励药品的研发创新;对原单独定价药品,进一步缩小了与统一定价药品之间的价差,以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1
医院药店均已降价

    记者在9月1日当天走访了省会十几家药店,看到药店工作人员已经拿到新的药价单,正在紧张制作新的价格标签。“我们已经接到通知,对这次涉及到药品进行降价。像阿法骨化醇由65元降到了53元;丙戊酸钠缓释片由86元降到了77元,口服溶液剂由96.5元降到了87元;尼莫地平注射液由181降到了154元。还有其他涉及到的药品,都进行了调价。”位于省会范西路上的某药房店长向记者介绍道。记者在药店看到,发改委要求降价的药品都已经实行了新的价格。在省二院对过的一个药房里,店长拿着新的药价单说:“药店已经接到通知,对该进行降价的药品都进行了降价。有的药品我们现在还是在赔钱卖。例如治疗糖尿病的诺和锐特充(橙色),我们以前卖112元,现在降价后为80元,可是进价都是95.5元。库房有库存,我们只能把这批货卖完了才能以新的价格进新药品。”
    同样,省二院、石家庄第一医院药剂科的主任也告诉记者,医院均已按照发改委的要求对相应药品进行了降价。

2
降价使长期使用者受惠多

    由于此次降价的药品主要是激素、调节内分泌类和神经系统类药品,这些药品主要为注射剂、片剂,使用者基本上都是长期用药,因此对于长期使用者来说受惠较多。比如以列入此次降价范围、广泛适用于各种皮肤病的曲安奈德为例,此次调价后,曲安奈德40毫升注射剂的最高价格为12.3元,喷雾剂6毫升的最高价格为31.8元。位于省二院对过的益康大药房的王店长向记者算了一笔账:“糖尿病人经常使用的诺和锐特,现在每支由101元降到了80元,每支能节省21元。患者平均每个月要使用3支,一年就是756元。降价以后每年确实能节省一笔钱。”“但是这次降价多数药品都是处方药,患者一般在医院直接拿药。而且这次调价有很多进口药,但是进口药并不能由医保报销,因此市民很少到药店拿药。”一位药剂师这样说。记者在发改委发布的单独定价药品最高零售价的目录中看到,80%被限价的单独定价药品来自外资医药厂商。

3
市民反映:感觉不到实惠

    今年3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降低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规格药品的最高零售价;9月1日又降低82个品种、400多个剂型规格药品的最高零售价。至此,这成为国家第28次对药品实施调价。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多次降价,很多市民仍表示“没有感觉”“感觉不到实惠”“药品价格高”。
    在石家庄第一医院拿药的安大娘说:“我没有听说过什么降价,也不知道降价的事。买药还是花那么多钱,怎么可能降价了呢?”患心脑血管疾病的王大爷今天拿了一袋子的药,他说:“别看这些药多,这些药只能吃两个星期,两个星期以后我还要过来再拿药。这次总共花了400多元钱,真的是比吃饭还贵呢。要是没有医保,我自己肯定负担不起啊!”很多市民向记者表达了同样的感觉,国家一直在对药品进行降价,但为什么药价还是感觉高?

4
药品“降价死”?

    记者拿着今年3月份发改委发布的“单独定价药品最高零售价格”的目录,挑出几个常用的,例如阿莫西林、头孢拉定、头孢克洛、罗红霉素等药品,向药店进行询问,发现目录上有的药品,如今“健在”的已经寥寥无几。“我们这没有这个厂生产的药,要不您看看这个吧。”店员向记者推荐了另外一个厂家生产的药。记者连续走访了七八个药店,得到了同样的回答。“有的药厂因为国家要求降价,就不再生产这个名称的药品,这种情况是会发生的。”某药店的店长说,“而且药厂不只主打某一种药品,这种药品降价了,他可能就不再生产这个,而去生产别的药品。”药品降价,一方面药厂不再生产此类药品,另一方面药店利润率低,也可能不再售卖“廉价药”,造成了“降价死”,所以造成很多患者就对药品降价没有感觉。
    药品“降价死”,有的是真死了,有的却是假死,某些药品换包装、换“马甲”又获得了重生:实际成分不变,换包装、改剂型、变规格、造新名后重新报价,就又可以以高价进行售卖,例如把原来的片剂改成胶囊、缓释片、针剂或者粉剂,把原来的每瓶100片的大包装,换成每板10片的铝塑装……这样,尽管规定的药品降价了,但是市民仍没有什么受益的感觉。

5
医院药价贵?

    虽然医院所采购的药品均为统一竞标而来,但是有的药品还是要比外面药店贵。吕大爷这两天眼睛出血,就到医院来看病,医生给他开了“血府逐瘀胶囊”(2盒,26.91元/盒),“复明片”(3盒,32.2元/盒),总共花费150.42元,但是同样的药品在药店里,只需要花费138.8元。“有的患者倾向于在医院拿药,因为医生会告诉患者应该买哪个厂家生产的什么药,说这个药好使,而这个厂家的药只在医院有。虽然我们告诉顾客,别的厂家生产的药和他的通用名一样,成分也一模一样,但是顾客就是不认。”一家药店的店长告诉记者。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医院中药的价格在最近一段时间上涨了。“我们医院主要从乐仁堂进货,由于节气、药品品质、时段、产地等各种原因,造成了最近一段时间部分中药价格上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药剂室主任这样告诉记者。

●链接]
近年以来药品调价
    ◆2006年8月28日,对青霉素等99种抗微生物药品的零售价进行调整。
    ◆2006年11月20日,对华蟾素注射液等32种中成药肿瘤用药实行最高零售价。
    ◆2007年1月26日,对354种药品执行最高零售价格。
    ◆2007年3月15日,对278种中成药内科用药的零售价格进行调整。
    ◆2007年4月16日,制定追风透骨片等188种中成药最高零售价。
    ◆2007年5月15月,制定吡喹酮等260种药品最高零售价。
    ◆2007年12月29日,对包括粘菌素、利福平等26种药品的47个剂型规格的价格进行了调整。
    ◆2010年12月12日,降低了48个通用名,174个品规单独定价药品最高零售价格。
    ◆2011年3月28日,下调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规格的药品价格。
    ◆2011年9月1日,下调82个品种459个剂型规格的药品价格。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