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王天龙:五大突出风险 影响粮食安全
来源:上海证券报  更新时间:2011/8/25 10:40:07   
>> 相关新闻链接
·警惕互联网泡沫重现 ·浙江在建高铁与高速路相距仅5.8米 5次叫停未果
·妥善应对“走出去”中的非市场风险 ·内忧外患下 企业淡定迎挑战
·家具业达芬奇病传染 消费者改变崇尚洋品牌 ·美债危机到底多可怕
·中企“走出去”须警惕非市场风险 ·美债危机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中国钢铁业陷入反倾销泥潭 武钢7个月遭4起调查 ·再谈“达芬奇”事件对行业的影响
    7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6.5%,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4.8%,成为推动CPI上涨的重要因素。粮食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也是百价之基。目前,我国粮食形势整体上还比较安全,但中长期来看,应高度警惕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五大突出风险。

  1.全球粮食市场形势严峻,将加大我国利用国际市场增加供给的难度。

  全球粮食体系正变得越来越脆弱。首先是国际市场粮源有限,世界粮食市场本来就面临比较激烈的竞争,未来竞争可能更趋激烈。其次是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上涨,波动加剧。全球气候危机日益增加、耕地持续减少、主要产粮国出口政策管制等因素减少了粮食供给,世界粮食形势日趋严峻。

  尽管当前我国粮食自给率比较高,与国际粮食市场联系还不十分紧密,但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存度也正在上升。中长期来看,国际金融、能源市场对粮食市场的牵动作用还会加大,引发粮食市场波动的因素将日益复杂,未来我国利用国际市场弥补国内粮食产需缺口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2.全球气候变化或进入拐点,可能冲击我国农业生产体系。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性天气引发的气候事件日益增多,我国粮食生产可能会面临大旱、大涝、大冷、大暖的气候影响。目前我国还有占耕地52%的旱地面积仍然是“靠天吃饭”,粮食稳产和增产要靠风调雨顺。极端气候事件增加,或给农业生产带来较大冲击,甚至还会带来农业病虫害增加的风险。

  根据气候学家的研究,目前全球可能进入到了气候变化的拐点阶段,或将发生一些重要的趋势性改变:一是夏季降水可能出现北多南少的特点,这对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和防洪抗旱设施提出挑战。二是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正在减缓,可能进入冷周期。冷周期可能给粮食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三是全球进入地震高发期,环太平洋地震带趋于活跃。这对我国农业的防震减灾体系及应对方案提出挑战。

  3.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粮食持续增产的难度正在加大。

  我国耕地、水资源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增强。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1.38亩,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发展高耗水产业,严重超采地下水,导致农业用水形势趋于紧张。农业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能力还不强,农业基础性研究和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48%,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左右。

  另外,我国农业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水利建设尚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部分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滞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十分繁重。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数增加,农民对水利建设的投工、投劳减少,新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和管护机制还没有建立。

  4.农民种粮的比较效益较低,增加和保障粮食供给的激励弱化。

  近几年粮食价格稳步上升,对农民增收有一定好处。但总体来看,农民种粮的收入仍然不高。特别是与从事其他产业相比,种粮的比较效益明显偏低,出现了种植不如养殖、种粮不如种菜的局面,一些地区出现了粮食“副业化”的趋势。

  出现这些问题与主要与我国目前粮价较低有关。我国粮食价格较低,有利于保障城市消费者的基本生活,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但种粮的农民收入低则不利于粮食生产。粮食价格过低也使得那些粮食生产较多的地区不够富裕,长此以往必然挫伤这些地区的种粮积极性。

  5.城镇化进程加快,带来了农业土地质量下降的严峻问题。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不仅有利于我国扩大内需、加速落后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也有利于加强土地集约化使用,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积极因素。但从各地关于城乡统筹中土地流转的实践经验来看,城镇化进程可能带来农业用地质量下降的严峻问题。

  目前各地方普遍通过“占补平衡”来实现土地流转的数量平衡,但却忽视了土地质量平衡的问题。在经济利益导向下,地方政府把重点放在了土地的数量平衡上,土壤肥力等质量问题极少引起重视。在土地复垦中,也只是将建设用地简单复垦成为耕地,这些复垦后的耕地多为“生地”,与富含有机肥的“熟地”在粮食生产能力上有巨大差距。这将导致土地自然生产能力下降和萎缩,增大了未来粮食安全的风险。

  (王天龙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