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两难 一些企业并不愿意停产,因为目前订单充足 五矿有色已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带头停产。
五矿有色方面对本报记者表示,8月初,五矿位于赣州的稀土分离厂将随着指令性生产计划结束而停产。
但本报记者采访数位业内人士了解到,一些企业并不愿意停产,一方面,停产将破坏公司的客户关系,另一方面,订单充足,而需求达到了新高点。
高盛分析报告显示,今年,稀土供应缺口将达到顶点。美国弗里多尼亚集团的最新研究报告也显示,全球稀土需求有望以年均7.1%的速度快速增长,到2015年全球需求将达到18万吨。
因此,稀土矿山和稀土分离企业面临要么停产、要么违法政策超指标生产的两难抉择。
“稀土价格飙升,卖原矿的利润是往年的十倍以上,这样难得的好日子,谁会愿意停产?”内蒙古一位小民营贸易商表示。
此外,如果停产,下游应用企业将遭受更大创伤。有研稀土的一位研发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虽然稀土价格暴涨已对下游应用企业带来巨大成本压力,但停产将使这些企业更加被动,产业链等于面临断裂的风险。
停产还可能引发稀土新一轮暴涨。本报记者获悉,目前,氧化镝等稀土氧化物在市场上已一吨难求。前期暴涨的各类稀土金属物及氧化物,在经历小幅下跌后又再次企稳回升。
环保门槛将提高 即便部分企业超指标生产,也将面临由于环保不达标被淘汰的危险
在倡议书中,五矿有色还呼吁杜绝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行为。“我们要积极致力于工艺改进和节能减排,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保门槛太低是导致我国稀土滥开滥采的主要原因。随着环保标准提高,即便部分企业超指标生产,也将面临环保不达标被淘汰的危险。
8月1日,赣州稀土协会一位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南方已有近20家中小稀土企业由于环保不达标被迫停产,被勒令停产的企业当中甚至有产能上千吨的公司。
今年1月底,环保部制定并颁布了稀土行业环保标准,对稀土生产企业的污染物排放进行了严格规定,政策从今年10月1日开始执行。而按照中国有色金属设计研究总院教授王国珍的说法,根据标准,全国80%以上的稀土冶炼企业达不到环保要求。
稀土协会筹备组负责人王彩凤对本报记者表示,政府将越来越重视稀土业环保,并付诸实际行动。
据本报记者了解,今年9月,国家环保部将在全国范围开展稀土环保核查。目前,各稀土企业为了应对检查,纷纷上马环保设备,其中,五矿赣州稀土公司今年上半年在环保设备上就投资了上千万元。
尤其是不久前WTO裁定中国9种原材料出口违反国际贸易规定后,业内开始反思目前的稀土政策,防止重蹈覆辙,反思的结果是,稀土业环保将获得更多重视。
五矿一位管理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在稀土政策上,应该汲取经验,将环保、就业付诸实际行动。“澳大利亚矿业一样限制出口,为什么没有招来WTO处罚呢?因为人家在政策上倾向保障原住民就业及环境保护。”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