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析
农资价格推高食品价格
2011年上半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一直处于不断攀升的态势。1-6月份累计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了8.7%,农资价格上涨推动种植成本提高,种植成本提高推动食品价格上涨。
原材料价格上涨增加生产成本
随着资源有限性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愈演愈烈,基础性原材料价格刚性上涨渐成常态,作为初级产品的原油、煤炭等重要能源基础性原材料进口价格不断上涨。上游能源与基础性原材料价格的变动势必会反映在下游加工工业和生活资料上,导致市场上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同时水电燃料等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也推高了居住类商品或服务价格。
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
2010年,石家庄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 31460元,比2009年上涨14.9%,比2005年增长106.4%。广大劳动者的收入增加对企业来说就意味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只能转嫁到农产品价格上。而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正是本轮物价上涨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政策效应影响居民消费价格
政策因素为物价总水平带来的通胀压力有:一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粮食、猪肉等农产品需求,对农产品价格形成较大的向上拉力。二是节能减排政策和措施相应提高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升了产品出厂价格,石家庄市1-6月份累计,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5%,对市场零售价格的成本压力提高。
国际环境影响加剧
由于国内资源不足,铁矿石、原油、有色金属矿产、大豆等产品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受我国等新兴国家需求增加拉动,国际投机资本炒作,以及美国政府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泛滥,持续提高了世界市场对美元贬值的预期,国际市场初级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持续加大了我国的输入型通胀压力。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