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中,“疯狂的猪肉”承担领跑角色,占CPI涨幅的21.4%。农业部数据显示,全国猪肉、活猪和仔猪6月平均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6.5%、81.9%和116.2%。猪肉价格高企让在地方视察的温总理两次发话,相关部门也纷纷表态,要从稳定生产抓起,要有扶持政策。这些政策短期会有效果;我们担心的是,如果不对猪肉价格飞涨的原因有清醒认识,没有开出正确的药方,长期来看会给出现更为严重的问题埋下隐患。
猪肉价格飞涨,背景是货币超发造成的流动性过剩。金融危机后,美国等经济体实行量化宽松、超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推高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中国政府投放的天量货币,对经济“V”型反转功不可没,但副作用也日渐显现,成为物价上涨推手。“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现在,“猪坚强”又成了“猪疯狂”。逻辑只有一个:货币的潮水汪洋恣肆,抬高整个物价水平,某一两种商品的价格出现“井喷”,泡沫狂飙甚至要将天空吞噬。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年底生猪存栏量只下降约3%;据农业部的统计,5月底全国生猪存栏量4.53亿头,环比增长0.8%,同比增长4.4%。其中能繁母猪存栏量4710万头,环比增长0.32%,同比增长0.21%。单纯看供需弹性,难以解释猪肉价格50%至100%以上的增长。
猪肉价格飞涨,有形之手的作用也值得反思。养猪业原本有一个自然周期,“一年亏,一年赚,一年平”。但近年来,价格波动幅度明显加大,猪好像被推上了过山车,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嗷嗷直叫。2007年市场供应偏紧,国务院出台政策,用补贴刺激养猪积极性;2008年年初,国家又将能繁母猪补贴从50元/头提至100元/头。但2009年,情况变成了几部委联合发布《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2010年3月过后,挺不住的养殖户开始挥泪杀猪。今年又开始新一轮暴涨……动辄国务院出台文件,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商务部、银监会、保监会等位高权重的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联合参与执行,为什么还是走不出暴涨暴跌的怪圈?原因值得深思。
猪肉价格不止占CPI权重高,对普通消费者的生活和心理影响巨大,价格大幅波动亦给生产造成破坏,经营者尤其是中小散户,甚至遭遇灭顶之灾。为政者掉以轻心固然不可,道术层次尤需考究。
控制通胀,方能釜底抽薪。通货膨胀归根到底是货币现象,流动性泛滥必然导致资产泡沫。什么会被吹起来是不确定的,但一定会有东西被吹起来是确定的;被吹起来的泡沫何时破灭是不确定的,但泡沫一定会破灭是确定的。从经济层面看,一切被打回原形势必伴随效率巨大浪费,而底层民众往往是利益输送的输家、生产破坏后果的最终埋单者。负责任的政府,不能容忍这种危险的、也不道德的游戏。人们一旦对币值失去信心,也会对社会失去信心,被掠夺的无奈就转化为愤怒,爆发猛于山洪。
有形之手可以有所作为,但调控的界限需要廓清、艺术需要升华。人们习惯于把政府看做问题的解决者,但硬币的另一面为问题的根源,有些时候,治疗手段比疾病本身更为恶劣。政府主导的作用和局限,长时期没有认真反省,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反因金融危机得以强化,“红肿之处,灿若桃花”。就稳定猪肉价格而言,重点在信息采集,稳定预期,投放储备平抑市场;如果又是一哄而上,财政补贴、银行贷款、行政指标等等大水漫灌,吃补贴、拿空饷的“耗子们”有机会盆满钵满,而明年此时猪肉价格跌得一塌糊涂,并非没有可能。
“治大国如烹小鲜”,前提是把基础搞对,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鉴于“那只看不见的手对进步的有效作用,大于那只看得见的手对退化的作用”(弗里德曼),有限政府、责任政府的建设,乃当务之急。如果能从对“猪周期”的管理,反省调控得失,进而促进政府理念和职能转变,则善莫大焉。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