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南方日报》、《人民日报》等报道 4月2日,中石化总经理苏树林正式调任福建省委常委、副书记。这一纸调令,让中国政坛的“国企CEO”群体更加庞大。
重要国企成官员“摇篮”
近年来,像苏树林一样,由国企高管出任地方高官的例子不胜枚举。
2008年6月2日,李小鹏告别华能集团——— 中国最大的发电企业,赴山西任省委常委、副省长。2008年1月25日,世界最大不锈钢生产企业———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川平当选为山西省副省长。2007年年底,中国一汽集团公司总经理竺延风调任吉林省副省长,长城电脑掌舵人陈肇雄担任湖南省副省长。
更早前,中海油总公司总经理卫留成调任海南省长,后任省委书记;广西省委书记郭声琨曾任中国铝业董事长,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曾任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总公司总经理;工信部部长苗圩曾任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上海宝钢老总艾宝俊调任上海市副市长……
优势在于懂经济
中央党校教授王贵秀指出,越来越多的央企高管出任地方高官,体现出中央对国企高管的培养选拔更加重视。
观察人士分析,国企高管从政具有多项优势。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政府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经济发展,需要懂市场、通经济、精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不懂经济的管理者领导地方发展经济,尽管身后会有各种高参,但这都不能替代管理者个人的职业判断。懂市场的管理者从政,与单一的政工、理工出身的政府组成人员形成互补,可优化领导班子结构。
施政理念受关注
他们是杰出的企业家,经营业绩常常让外界津津乐道。从政以后,往往具备新锐的施政理念,他们也因此被公众寄予厚望。“目前,中国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的严重问题就在于他们的公司化,不断为了这个‘公司’的利益做出侵害人民利益的恶行。因此,国企领导人转任政府官员必须调整心态,从企业家转变为政治家。诚能如此,则是国之大幸、民之大幸。”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陈光金表示。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