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为什么“黑客攻击”的污水总要泼向中国?
来源:文汇报 更新时间:2011/4/6 10:44:42   
>> 相关新闻链接
·商家借势炒作概念 “防辐射肥皂”竟卖到368元 ·亚洲需求强劲 电煤最新合约价格创历史最高纪录
·五矿资源拟斥资65亿美元收购跨国矿业巨头 ·南水北调山东段水污染防治成效明显
·证券行业:经营环境平稳 关注创新业务新进展 ·公车多少才算“少”
·双汇损失超百亿又遭雨润挖墙脚 部分门店“改姓” ·财政部药监局晒预算 三公支出并未直接体现
·3600万套保障房如何分得公正 ·韩国报告称人民币将成东亚主要结算货币

——剖析部分西方媒体报道“澳、法等国遭到网络攻击”的“中国综合症”

日前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报道,澳大利亚国会高官们使用的电脑遭到黑客入侵,包括总理吉拉德、国防部长史密斯、外长陆克文在内的十多名政府高官的数千份电邮有可能被非法下载。据说这一消息还是美国情报机构透露的!该国媒体还广泛引用一名匿名的政府官员消息称,这次非法黑客入侵事件从2月份就已经开始,迄今为止已经持续一个多月;媒体还引用来自“官方”的消息称,根据从4个来源的情报依据,中国被列为怀疑对象之一。

无独有偶,法国财政部不久前亦透露,该部近两个月来遭到“大规模网络攻击”,至少150台电脑被一种“木马病毒”感染,大量资料被非法下载。谁是始作俑者,财政部表示“不知”。但法国部分媒体已经找到“罪犯”:当然是“中国”,正如著名记者达尼埃尔·施纳德曼在一篇博文中所讥讽的那样:“不用找了,永远都是中国……”在西方国家一旦出现涉外此类问题,无论是电脑黑客、雷诺汽车间谍案、李李工业间谍案,都与“中国”有关!尽管法国和澳大利亚官方都没有指定任何特定国家为怀疑对象,但两国媒体报道的方式,均使其民众得到“中国是罪魁祸首”的强烈印象。其中反映出来的某种潜意识里的定向思维,实乃耐人寻味。

媒体蓄意炒作素有传统

澳大利亚媒体热炒中国黑客入侵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去年3月就已经发生过该国网络运营商奥普图斯电信指控中国攻击其网络一事。这一次虽然媒体掀起一股“大浪”,但澳大利亚政府部长麦克莱兰拒绝证实或否认中国是否被怀疑是始作俑者,仅发表声明表示“不对正在进行调查中的涉及安全与情报部门的事件进行评论”。事实上,仅从电脑入侵的方法和途径出发,很难确定攻击到底来自何方。但这并不妨碍该国媒体大肆攻击中国。

法国亦然。据法国国家信息系统安全局局长帕特里克·帕尤3周前向《巴黎竞赛画报》透露,去年12月底,一份带有“木马病毒”附件的邮件发到财政部,并感染财政部多达150台工作人员的电脑。很快,这一病毒便将大量的数据向外传输。帕尤表示,确实有很多数据、特别是有关国际经贸和法国担任G20主席国的信息被下载。这还是法国网络首次被“如此大规模、长时间地攻击”;法国国家信息系统安全局动员了近30名信息安全人员,花了整整两个月来应对这一攻击。不久前该局完成了对财政部拥有的17万台联网电脑中的12万台的病毒扫描,并将遭到感染的电脑病毒清除干净。法国财政部已经向巴黎检察院提出诉讼,并委托法国情报部门对此事进行调查。法国国内情报中心(即法国的中情局)也已介入调查。另据法国《解放报》透露,爱丽舍宫和法国外交部等关键部门也遭到同样的攻击。法国专家分析,这一攻击的手法、目标、所选择的日期,与加拿大担任G20峰会主席国时其经济与财政部遭到的攻击几乎一模一样。这仅能证明一点,即在全球网络领域,一场看不见的“战争”正在进行。

然而全球专家们都很清楚,在网络战中,谁是入侵者、甚至谁是真正的受害者,到目前为止从技术上来说很难确认。受害者往往因缺乏足够证据而无法将指责的矛头对准某个国家或某个组织,或者某个黑客个人。尽管据《巴黎竞赛画报》引用匿名人士的“消息透露”,下载的数据有一部分是被输往位于中国的服务器。但因为真正的黑客往往躲在其他国家的服务器背后,因此匿名消息透露者亦表示,“不能据此而指责中国”。更何况,如澳大利亚一样,法国政府发言人、预算部长巴胡安代表官方已经明确声明,法国掌握的情况不足以指责任何特定国家。然而从事件被披露的一开始,如澳大利亚一样,部分法国媒体就不分青红皂白,蓄意将污水泼向中国。

“客观”背后是无端指控

法国最早披露此事的《巴黎竞赛画报》就在报道中放进一句话:去年当加拿大网络被攻击时,美国《纽约时报》在报道时提及有可能是中国。尽管接受采访的帕尤对此一再表示“很难确定究竟是谁躲在这一切的背后”,但这句话客观上就如同是一个“定调”,告诉读者“怀疑对象是中国”。事实上其他报刊和媒体都大致围绕着这个定调开始演奏,不管如何变奏,基调已经很难再变。

在一份发行量很大的免费报刊上,尽管通篇报道并没有提及中国,但小标题却仍然是“中国被怀疑是始作俑者”。法国一家主要的国家电视台也再三提及“中国”。在短短几分钟的报道中,记者强调的是“这次网络攻击者对私人信息毫无兴趣,主要针对的是法国作为G20主席国的相关信息。因此很有可能是某个国家的行为。”紧接着便提到“中国”,因为“部分数据被下载到位于中国的服务器”。尽管记者并没有忘记提一句“这并不能证明中国政府就是攻击者”,但问题是对于听众来说,却很难分清其中的区别。事实上这一消息被披露的翌日,法国网络上的跟帖可以证明,相当一部分人被引导认为“是中国对法国进行了网络攻击”。这与前不久出现的所谓“雷诺电动汽车间谍案”如出一辙。

今年1月,雷诺汽车公司大张旗鼓地开除了3名重要员工,罪名是“为外国进行工业间谍活动”。当时也是将矛头指向中国!甚至将中国某公司汇往瑞士这3名员工的银行账号都有鼻子有眼地报道出来。连续几周,“雷诺遭到中国间谍案”闹得满城风雨。发行量相当大的《巴黎人报》甚至做了一个“中国人是如何对我们从事情报窃取的”的专题报道,整整几个版的版面,对这件子虚乌有的事大加发挥,大有将中国在法人员、从留学生到华人、华侨都诬为间谍之势!然而最近真相大白:这一案件完全是雷诺一名安全高管为谋取25万欧元的告密奖金而捏造出来的!但法国《巴黎人报》是否会再写出一个整版的报道来为中国人正名呢?绝不会。因此,一桩并不存在的间谍案仍然将“中国窃取法国工业情报”的大帽子扣在了中国头上。这次法国财政部的所谓“网络攻击”,不管最终调查结果会如何,但“中国人发动对法国的网络攻击”这一罪名,至少在舆论上是永远也洗不清了。

应该看到,这种现象在西方国家部分媒体上并不罕见。早在2007年德国《明镜》周刊就曾大肆报道过“中国黑客”问题。美国《华盛顿时报》也曾公开指责中国人民解放军对美国发动“网战”。其他西方国家也都或多或少曾出现过类似的无端指控,而且最终都被证明是子虚乌有的。但需要问一声的是,为什么这种现象会屡屡出现?3月29日又加上了澳大利亚类似的指控。无论最终调查结果如何,在媒体上,在公众舆论上,罪犯已经有了,当然是:“中国”!

为何普患“中国综合症”

首先是对中国的强烈偏见所致。这种偏见存在于很多西方国家的主流媒体上。如去年初美国包括谷歌在内的33个组织和公司的网络遭到攻击,美国媒体立即将矛头对准中国,尽管统计证明,在美国每年发生的数以千计的网络攻击中绝大多数都是美国人自己的“杰作”。但一些记者承认,一读到这类消息,首先想到的确实就是中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已经变成一种本能。显然,这种“本能”源于冷战思维,因为中国是个“另类国家”。这一事实使得中国日益成为网络战的“替罪羊”。其次就是从这种冷战思维延伸出来的“政治正确主义”。世界上有能力进行网络战的国家首屈一指的是美国和其他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其次才是中、俄、印等国,为什么单挑中国?指责中国是网络黑手,正符合目前西方舆论中将中国视为“黑手”的“政治正确”范畴。在这些媒体看来,一旦出现网络攻击、出现间谍案、出现其他种种磨擦或冲突,首先就是“中国错”。必须清醒地看到,这种“政治正确主义”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程度,使得法国主流媒体已经不敢为中国进行辩护。这样的前景是非常危险的。

第三个原因,就是攻击中国没有任何风险。中国的宽容却被视为某种“理亏心虚”的表现。试试攻击一下其他国家,看看会有什么结果?法国总统萨科齐将“墨西哥文化年”“奉献给”一位在墨西哥被判60年刑的法国女子(因为法国认定该女子是被冤屈的),墨西哥的回答是:取消文化年!但媒体攻击中国,则不仅没有任何风险,相反还可以提高销售量。

幸亏法国还有具正义感的记者和网友,他们正在越来越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实情,正在帮助中国“正名”。在这次法国财政部网络攻击事件中,就有很多网民指出,实施攻击的“黑客”最有可能是某个反G20的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行为。但媒体在没有证据在手的情况下是不敢指责这个组织的。但在没有证据在手的情况下指责中国,则没有太大问题……这一点,再加上冷战思维和政治正确主义,也许就是西方部分媒体的“中国综合症”的由来。(记者 郑若麟)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