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CPI走势
国内商品价格上涨压力仍然较大。
短期来看,除了鲜菜、鲜果之外,其他主要食品和居住价格涨幅不会有明显的回落:第一,国家的粮食收购政策对粮食价格有比较稳定的支持,今年小麦和稻谷的收购价又有明显的提高,加之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的持续上涨,后期粮食价格仍将呈现稳定上涨的格局。第二,粮食价格与其他农产品价格之间存在合理的比价关系,粮食价格的上涨,相应地会促进肉、蛋、奶、果、菜价格的稳定上涨。目前猪粮比价达到了7.6,生猪出栏价达到了15.2元/公斤,且生猪出栏价仍在上涨。第三,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除了化肥、柴油、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之外,农业生产用劳力费用的大幅提高,更是大大地促进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
服务价格上涨的压力明显加大。
目前,商品价格特别是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已经出现了一轮较大幅度的上涨,从比价关系上看,服务价格客观上存在补涨的要求。从现实来看,无论是农村劳动力还是城市劳动力成本均有了明显的上升,这为服务价格上涨提供了可能的条件。
另外,目前居住价格中的城市生活用水、电、燃气、房租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使得从事服务业的人员在吃、住、行、医疗保健、教育、文化生活等方面因涨价所增加的支出大幅度增加,主、客观上均要求提高服务人员的劳动收入,这将在成本上直接影响服务价格的上升。
输入型通胀压力越来越大。
除了印度、巴西、中国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之外,欧盟和美国的通胀压力也明显加大。目前世界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原油、煤炭、有色金属、天然橡胶、铁矿石以及粮食、棉花价格均出现了大幅度上涨。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加之世界性流动性过剩的整体环境,通胀压力将进一步扩大。
此外,受非洲和中东局势动荡的影响,原油价格已经超过100美元/桶,并有继续上涨之势,因此短期内国际市场主要商品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甚至持续上涨的态势。国际市场大宗商品持续上涨的运行格局将加剧我国输入型通胀的压力。
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对下游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影响将逐步加大。
去年下半年以来,生产资料价格呈现大幅度上涨的走势,其中生产资料销售价格涨幅明显大于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涨幅,说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需求拉动作用大于成本推动的作用。
从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来看,2011年前两个月,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涨7.9%,其中原材料工业出厂价格上涨10.3%,采掘工业出厂价格在去年同期暴涨34.5%的情况下继续大幅度上涨14.0%。
从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变化来看,生产资料销售价格上涨的幅度比出厂价格涨幅更大:2011年1~2月份生产资料销售价格在去年同期大幅度上涨16.8%的情况下上涨11.1%,其中有色金属价格1~2月份在去年同期暴涨57.6%的情况下上涨10.3%;化工产品价格在去年同期大幅度上涨30.6%情况下上涨8.2%;成品油价格1~2月份在去年上涨29.6%情况下上涨16.1%。
由于生产资料价格已经出现了较长时间的大幅度上涨,企业自行消化成本上升的潜力已经几乎用尽,如果生产资料价格继续大幅度上涨,将迫使企业提高产品销售价格以向消费者转嫁成本上升的压力,这无疑会推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而从现实来看,生产资料价格短期内不会改变继续上涨的运行趋势,因而上游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于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传导压力会越来越大。今年以来,加工工业品和一般工业品出厂价格的涨幅明显加大:加工工业品出厂价格1~2月份累计上涨6.2%,涨幅比上年同期增加5.2个百分点;一般日用品出厂价格上涨4.3%,涨幅比上年同期增加4.0个百分点。这种变化已经从事实上说明了上下游产品价格上涨传导程度的扩大。
另外,去年的翘尾因素短期内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仍然很大:2010年价格运行对2011年前两个月的翘尾影响为3.3个百分点,对3月份的翘尾影响为3.4个百分点,对第二季度的影响为3.5个百分点,加之前两个月新涨价的2.2个百分点,短期内价格上涨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