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油价高企 生物能源产业或迎来新机遇
来源:经济参考报 更新时间:2011/3/21 9:30:27   
>> 相关新闻链接
·中国宝安石墨烯事件升级 股民被误导损失谁埋单 ·日本震后十日:全球金融市场复位
·规划出台在即 三大主线投资高端装备 ·展望“十二五”:做大的“蛋糕”怎么分好
·七国集团联手干预汇市 救日本等于救自己 ·日本强震冲击全球经济 九大领域遭“辐射”
·金融震荡还会来 超级繁荣挡不住 ·强震海啸重创日本汽车产业 日系合资车企同遭“震
·“瘦肉精”击中双汇发展 56只基金忐忑损失惨重 ·日本经济:将难出现V形反弹

    受利比亚等国家动荡局势影响,近期国际油价再度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3月上旬,伦敦布伦特原油价格已超过115美元每桶。这对许多正在盈亏边缘挣扎的生物能源企业来说,是否就此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呢?

    多数生物能源项目受阻“原料关”

    在山东、湖北、河南等地,部分五年内纷纷上马的以秸秆、甜高粱、木薯等为原料的生物质能生产企业,仍未摆脱原料供应不足的困境,有的项目甚至暂时停产或半途而废。

    在山东夏津县,原本计划去年底投产的山东天融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20万吨生物柴油项目仍在建设当中,并且产能规划已压缩到五万吨。在山东淄博,2006年就已奠基的一个秸秆制柴油项目依然还没有正常运转。同样的情况在山东的聊城、泰安、青岛等地屡见不鲜。

    记者采访的大部分生物能源企业都表示,目前公司运营状况不佳,有的停产有的勉强支撑,曾经一度辉煌的生物质能源产业,在2007年后黯然走向了低谷,至今仍没有“苏醒”的迹象。

    山东三融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商雷告诉记者,项目进展不顺利的主要原因是原料不足。据介绍,夏津生物柴油项目的原料主要是棉籽油的副产品酸化油,虽然当时把工厂设在素有“全国棉籽看夏津”的德州夏津县,但仍然出现原料不足问题。

    原材料价格上涨源自行业间对原料的竞争。如棉籽油的副产品酸化油既可以用来制柴油,也能用来做肥皂,还可以加工成化工产品,相对来说,制油反而成了最不经济的产业路线。

    生物质发电同样遇到类似的情况。位于山东冠县的国电聊城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2009年3月份投产后,一直遇到原材料不足的困扰。原本预计充足的秸秆,并没能如所设想的不限量供应。公司负责人表示,劳动力成本上升、油价上涨等原因,使材料的归集成本上升。

    靠补贴过不上好日子

    早在2010年7月份,为扶持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新政策,规定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标杆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75元,高出之前的生物质电厂上网电价近0 .1元。但许多企业并没能因此优惠政策而走出亏损的困境。山东冠县国电聊城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燃料的成本由原来的每吨240元涨到260元左右,公司仍难以扭亏。

    在鼓励生物质制油方面,2010年12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规定,明确对利用废弃动植物油脂生产的纯生物柴油免征消费税。据测算,每吨生物柴油可因此降低生产成本约900元,但业内反应平淡。许多企业表示,以地沟油造柴油成本高,原料少,每吨利润较少,目前许多企业都把地沟油制成化工原料,每吨销售收入可超出柴油1000元以上。

    在生物燃油的销路方面,今年2月1日实行的《生物柴油调和燃料(B5)标准》有了新的扶持措施。新标准提出,可以以2%-5%的生物柴油与95%-98%的石油柴油调合成燃料,进入成品油销售领域。但业内人士普遍反映,由于柴油产量不高,且混合等配套措施不完善等原因,这一政策根本不能对生物柴油的发展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一些专家认为,无论原料作物品种还是生产工艺都要进行技术提升。生物能源发展遇阻的深层次原因是其生物能源利用仍没有找到合适的路径,产品价值与成本相比,仍未达到产业化的要求。如,目前秸秆向油转化的工艺仍有许多待改进之处,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长许崇庆说,现在许多秸秆制油的成本很高,热链解、提纯等程序都要消耗大量能量,并且催化剂成本和效率都不成熟,技术瓶颈是最大障碍。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认为,仅靠补贴赚钱是有限的,企业有资源和市场风险,很难做大。发展新能源产业应立足于补技术研发环节,而非直接补在生产环节。

    生物能源产业前景光明

    考虑到资源与环境的承受能力,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不可持续。尤其是日本发生核电站爆炸事故后,人们对发展核电持更多猜疑态度,而对太阳能、风能及生物质能源的追捧仍会持续升温。目前,也有一些生物质能源企业已在获取可观利润。

    记者在位于山东滨州秦皇台乡的山东易能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看到,公司已新上一台年产一万吨的秸秆制原油设备,另一台设备在加紧生产。公司副总经理贾红杰说,目前公司的利润很可观,两吨秸秆可以制一吨生物质原油,成本大约在1500元左右,但这种油目前每吨的售价却在2000元以上。

    他说,虽然易能公司的生物原油到真正可以大规模市场应用的柴油、汽油还有技术瓶颈需要克服,但毕竟在秸秆制油方面已有明显进步,如果可以有更多的投资者加入到生物能源行业,寻找更高效催化剂将生物原油进一步脱氧降酸,生物制油产业的前景一定十分广阔。

    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许多业内人士希望国家能给这个产业更多的支持。贾红杰说,易能公司在产品推广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许多企业对油品不放心,更不愿意让他们改造原来的燃烧设备,并且由于企业规模不大,许多公司提出的免费试烧的要求给公司运营带来巨大压力。他期盼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对相关产品加以认证,并促进在合适的企业内推广,从而加快产业做大做强。

    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所长孙立认为,生物质能源比较适合小型和分散型的生产。生物质能源因有现实资源量,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济南市历城区董家村,山东省科学院的农业专家正在试验秸秆气化、发电项目,可以解决一两个村的能源问题,包括厨房烧气和日常用电。

    许崇庆认为,国家可以通过适当的补贴来扶持发展生物质能发展,因为生物能源不仅可以一定程度上替代化石能源,还能使生物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如地沟油的回收可以减少其回流餐桌,秸秆的综合利用可以减少直接燃烧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他说,鼓励这些产业适当发展,最主要的是提供技术进步的必要规模,为未来能源安全提供技术储备。(记者 吕福明 袁军宝)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