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房管局副局长吴海林说:“保障房建容易,但分配很难。虽然全国各地有些好的分配办法,我们九江的五道程序、四道把关、三榜公示,从程序上来说很严密,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吴海林说,出现收入还可以的家庭也“混入”分配队伍并不是没有可能。现在,一个家里夫妻都存在不知道收入的情况,更何况邻居。在分配上住房给最困难的人群时,我们往往依据民政部门提供的低保户名单,但是在分配最低收入之上的一些“夹心层”时,我们在收入的甄别上就难了。
住在南京市春江新城一期的几个老大爷向记者反映,近几年对家庭的拆迁费用不断增长,安置房数量不断增多,很多拆迁户得到了实惠,这体现了国家对农民的关怀。但与早几年的拆迁户对比起来,贫富差距就比较明显。“大家都住在一个小区里,有的只分到一块肉,有的却得了一头猪。”
保障房分配制度仍需不断完善
九江市房管局局长朱作清说,分配再科学,也难以百分之百地过滤,截至目前,我们对分到了房子的中签户,有的甚至住进去了,清查出6户不合格。2009年,都昌县一个副乡长以一个普通农民到庐山区来打工的身份,申购一套经适房,他的材料层层过关,还中了签,做了装修,正准备入住时,我们接到举报,说有公务员弄虚作假,一查属实。经了解,他的户口挂在庐山区,审检材料非常完整。
朱作清说,目前我们整个国家很多基础工作不到位,比如收入核定机制、诚信机制,不像其它国家,所有的收入要入账。基础整个不扎实,就很难核定真正的家庭收入。他说:“ 今年我们的廉租房申请标准是9780元、经适房是11118元。规定是精确到了一块钱,但是无法做到客观。”今后保障房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全国很有必要加强数据化、信息化等基础管理。
南京市房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保障房分配相关规定还需完善。分配政策没有禁止高收入者的直系亲属申请保障房。比如说,一个富豪的父母如果没有正当的职业和可靠的收入,就能够申请保障房。从法律上说,富豪虽然有赡养老人的义务,但是没有给他们提供住房保障的义务。现实中确实有富人、公务员的直系亲属申请到保障房的事例,但并不违规。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于稀缺而又廉价的保障房资源,还要防止权力寻租现象在其中“ 渔利”,要研究如何在公开透明的前提下,让分配过程更好的接受相关群众的监督。总之,如何科学合理地甄别保障对象是一个亟待完善的课题。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