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业盈利难题仍待解
对比美国视频网站HULU的盈利模式,中国视频网站缺少版权方面的天赋,稳定可持续的盈利之路仍不明朗。
在视频行业盈利的探索上,并非只有Youtube一家模式可以模仿。好莱坞几家影业巨头合资建立的高清视频网站HULU,成为正版高清长视频模式的代表。由于其视频资源直接来自于股东许可,HULU在内容成本投入方面具有一般网站难以企及的优势,已经进入盈利阶段。目前,国内有创业板上市公司乐视网和搜狐高清视频、百度旗下奇艺网等公司采取这一模式。在优酷上市前,古永锵也放弃了“中国Youtube”的定位,将优酷的模式描述为“HULU+Netflix”。后者同样是一家正版视频网站,以点播付费或包月付费为主要收入模式。
上述行业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HULU模式并不是很容易拷贝。因为美国的视频版权高度集中,基本上集中在几个好莱坞巨头手中,巨头之间又有十分成熟的行业协商机制,因此内容获取成本稳定、可预期。在中国,有上千家影视制作公司,行业处于各自为战状态,因此一旦爆发视频版权争夺,正版资源的价格也会水涨船高。
从优酷和酷6的财报来看,两家公司用于购买内容的成本均在30%左右,而另外还有30%的成本用于购买带宽———在线视频播放基本上是所有互联网业务中对带宽要求最高的服务,这一块成本在可预期的将来下降幅度有限。
李善友在模仿中国HULU之路上走了一年之后,离开了亲手创办的酷6,优酷、土豆因为营收远高于酷6,还在继续维持。但是,酷6曾面对的问题同样在困扰着其他视频企业:靠盗版获取流量的做法已被法律和现实否定,在内容成本、宽带成本都居高不下的前提下,视频行业稳定可持续的盈利之路仍不明朗。(记者 阳淼)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