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保障房缺钱 上市公司“围魏救赵”
来源:中国证券报 更新时间:2011/3/12 9:11:40   
>> 相关新闻链接
·综合消息:国际社会在日本发生强震和海啸后表示 ·人大代表质疑:偷万元现金判刑 窃百亿股权者无罪
·叶小文:要警惕有人藏匿在互联网中煽风点火 ·周小川:当前利率政策还是一个重点需要使用的工
·李稻葵:别一刀切 ·专访于小冬:首个企业和消费者都需要的博览会
·李东生:个税起征点提高至5000获多数代表支持 ·周小川回应负利率:货币政策调整要服从多个目标
·夏德仁:让一个市民真正富起来光靠工资收入不行 ·陈东征直面“创业板造富”
   □本报记者 周文天 丁冰

    保障房成为今年“两会”最热的关键词,但地方政府官员提到保障房,心里多是冰凉的。签了“军令状”的地方官员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找钱。当社会资金尚在观望时,一些房地产上市公司却看到了其中的机会。

    地方政府忙找钱

    “我们现在陷入两难境地,本身商业用地就少,还要分给保障房。再加上还要控制房价,卖地收入就更少了,拿什么钱来建保障房?”看到中国证券报记者关掉录音笔后,一位人大代表、西南某市长开始大倒苦水。

    该市长在参加“两会”前日程已经排满:找市财政局、税务局、住建局、人社局、银行、地产公司多次召开联席会议,试图搭建一个平台。在该市长看来,这个平台就是盘活已有的直管房等资源,把银行、地产公司、其他企业的钱引进来。

    “不向社会融资肯定是完不成任务的。”他说,现在是目标重、任务急,动员老国企出地,找银行放贷,能想的办法都想了,但钱还是差得远。用他的话说,“之前没时间睡觉,现在睡不着觉。”

    大规模动员会后,保障房建设有些进展:政府给优惠,企业出地或出钱参与保障房建设,老企业拿出旧的职工宿舍当房源。但未来三年,该市还有十几万套的任务。

    既要尽快解决“差钱”难题,又不能饮鸩止渴。怎么办?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应该尽快建立商品房与公租房并重,经济适用住房作为适当补充的住房体系。“公租房是解决一个人没钱买房时遇到的困难。等他有了钱,就会去买别的房子了。”曹新平说,他有个初步制度设想,公租房最长租赁期为5年。

    一人大代表私下说,为什么有些地方对建保障房不积极,除了资金压力外,还担心对本地房地产市场形成毁灭性打击。但有了“军令状”和问责制之后,地方政府都不敢掉以轻心。

    资金暗潮涌动

    “仅靠政府的力量建设保障性住房是不够的。”陕西省住建厅住房保障处处长高亚弟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拓展新的融资渠道迫在眉睫。

    4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列席民建、工商联界委员的联席会议。“当时李副总理问我们民营企业是否愿意参与保障房建设?我就举手响应。”全国政协委员、深圳研祥集团董事长陈志列说。9日,陈志列兴奋地宣布了这个消息——10亿元的投资已经获得了公司董事会批准,参与深圳保障房建设。

    值得玩味的是,研祥集团的主营业务是生产特种计算机的,与房地产业务没有“交叉”。在陈志列看来,这项投资很难说会有投资价值,他准备当一项公益事业来做。

    “公益事业”背后是社会资本的无奈,没有一定的投资回报,保障房建设巨大的资金缺口无法吸引企业投资。

    上海投资界的一位人大代表表示,虽然他个人有意愿投资保障房,但还是需要在政府要求和企业利益之间找到利益平衡点。

    “全国工商联已经在筹备有关保障房的信托投资基金,但到现在还没有批复。”复星集团有关人士说,“我们有意愿投钱,但是现在没有方案,根本不知道投给谁,怎么投。”

    该人士介绍,2010年底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房地产商会牵头筹备的“建银精瑞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投资基金”的方案,已经报送至发改委及住建部,但这只基金的盈利模式、退出方式,由于政策细则的缺位迟迟无法落实。

自年初国开行宣布今年安排保障房贷款新增规模1000亿元后,地方政府便闻风而动。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江西、河南、湖北、深圳、山西等地都获得了贷款或与国开行签署了保障房合作协议。

在地方政府看来,目前其他银行仍徘徊不前,争取到国开行的贷款额度,对于地方的保障房建设无疑是雪中送炭。

破解困局投石问路

保障房在保险资金眼里,可不是烫手山芋,而是一块抢而分食之的大蛋糕。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杨超、中国人保集团董事长吴焰在“两会”上高调表态,向保障房抛出橄榄枝时,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则先行一步,拿下险资投资保障房的第一单。

太平洋保险近日披露,“太平洋—上海公共租赁房项目债权投资计划”拟募资40亿元,用于上海市建设50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项目。该项目由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建设。

太平洋保险负责人称,太保基础设施类债权收益一般为6%左右,此单设定了保底收益、但不设封顶收益的浮动利率机制。尽管目前5年期存款利率已达5%,该项目短期看,收益上优势不大,但作为保险资金,尤其对寿险资产久期往往长达15年以上的,保障房期限项目长且具有延续性,投资这一领域意味着拓宽险资的投资渠道,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据透露,中国人寿和平安的保障房投资方案也已递交保监会,如果进展顺利,急于找到投资出口的保险资金将纷至沓来。

不仅保险公司资金主动“送钱”,房地产上市公司也开始“胎动”。

停牌一天后,中天城投10日公布重大事项称,未来5年,中天城投将在贵州省内完成保障房建设投资约200亿元。这是今年以来,第一家与政府签订保障房建设框架协议的上市房地产企业。

国信证券一篇报告认为,200亿元投资将给中天城投带来约16亿元净利润,未来5年平均每年增厚业绩0.35元/股。

除了贵州,上海保障房建设摸索出“以政府出地、企业出资”的思路,运用市场运作模式整合资源,上海绿地集团、上海城投等本地房地产企业投入到保障房建设当中。以绿地集团为例,在上海地区保障房项目投资已逾100亿元。与绿地有着同样想法的大型房企,不在少数。

一年前,对保障房建设不屑一顾的公司,最近也改变了态度。金丰投资一位管理人员透露,该公司将重点转向保障房领域的“代建制”模式,即资金等均由政府投入,房企只输出技术与管理,以此来收取管理费用。“代建制”意味着开发商几乎无风险,虽然利润不高,却是稳定的回报。消息人士透露,代建费大约有5%。

万科总裁郁亮近日表示,万科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南京等城市参与保障房建设,万科力求保障房回报率3%至5%。

这是个“不转即危”的年代,地方政府如此,开发商亦如此。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