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服务公益化
打造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和社保体系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健全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就业信息全国联网,着力推进基本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均等化。依照规划,各地的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就业训练机构等,必将有更先进的基础设施,进一步走向规范,畅通信息,也更加凸显公益服务功能。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杨亚达认为,应将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公益化”,对城乡所有劳动者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特别是对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就业援助。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近年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已越来越显示出专业化、社会化和制度化的趋向。
越来越多的激励创业政策和体系,为带动就业开辟了空间。上海杨浦区区长金兴明代表介绍说,近年来,上海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高校合作,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努力为创业者搭建平台,取得了积极成效。推进创业带动就业,需要政府主动作为,更要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氛围。
社会保障体系,也是解决就业结构性压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说,大学生之所以热衷考公务员,主要是因为饭碗稳定,劳动关系比较规范,养老、医疗、住房及职业福利等都有相应的保障。而去农村、到民营企业工作或个人创业,就缺乏生活安全保障。“从这个角度讲,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步伐应该加快,它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空间扩展的基础性工程。”(记者 姜泓冰)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