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要“发力”,优化分层服务体系
“要强基层,首先要提升基层医生的技能。”陈赛娟代表说:必须逐步改革临床医生培养方式,建立统一规范的住院医师培养平台,“医学院毕业生一出校门被分配到基层,过几年就慢慢不会看病了,难以获得群众信任,如果让这些医学院学生在大医院摸爬滚打3、5年再下沉到基层,相信很多慢性病、诊断明确的常见病诊疗会真正下沉社区,看病难的现象也会大大改观。”
贾伟平代表表示:强基层离不开大型医疗机构管理和技术的输出,政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鼓励、支持大型医疗机构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合作开展疾病风险筛查、专业技术人员短期培养等项目。
葛均波委员建议,政府的投入要进一步向基层、向农村倾斜,要配备合格的全科医生和比较优良的医疗设备,使社区医院、乡镇医院成为老百姓健康服务的第一把关人;通过医保制度在报销范围、额度、比例等方面的限定,引导老百姓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初诊;有条件的地区搭建信息化平台,让各级医院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和诊疗信息,并畅通双向转诊通道。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院长刘凤曾对9省市120多家乡镇卫生院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一半左右的乡镇卫生院没有一名本科毕业专业人员,其中46家无法做包括妇女平产在内的任何手术,每个职工平均每天创造医疗毛收入53元。
“医院目前是差额拨款单位,乡镇卫生院如此落后,有的连医生工资都无法保证,怎么可能小病不出村?”刘凤代表建议,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工资保障、办公经费等应逐步实现县域内统一配置,增加编制吸纳医学院毕业生。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