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机制要“给力”,评价方式要扭转
“两会期间,发改委下调了162种药品最高零售价,这将使包括心血管疾病患者等在内的广大病人受益。必须看到,药品降价虽然能够让百姓减轻药品费用的支出,但是关键还是要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在此基础上取消药品加成,不能再以计算经营收入的方式来考核医疗机构的业绩,不能再用开了多少药、多少检查来决定医务人员的收入,切断公立医院内的趋利链条,同时建立有效机制抵制外部的牟利诱惑。”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心血管专家葛均波教授说。
贾伟平代表说: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政府必须加大投入,但首先要开展成本核算的研究,既考虑减轻病人负担,又考虑调动广大医务员工的积极性,补偿机制要合理、到位。
全国人大代表孙菁说:目前医院收费主要靠药品和大型医疗器材的检查费,医院的考核机制在从中起了很大作用,例如医院考核每个科室的业绩,主要看收费总额,促使各个科室拼命挣钱,受损的是老百姓。另外还有药品推销商以回扣为诱饵,鼓动医生开“大处方”。改革既要加大投入,实施医药分开,遏制以药养医、以械养医等情况,同时要合理调整医疗服务费用。“我们山东聊城一家大医院,照看一个一级护理的病人,每15分钟巡视一次,一天的服务费价格只有9元。许多医疗服务的价格倒挂,与医护人员的付出不符合。”
责任编辑:cprpw